“24標準”后如何讓你的造價事業再次偉大?
造價小匠
2025-05-06
|
6531閱讀
13
贊
《房屋建筑與裝飾工程工程量計算標準》(GB/T 50500-2024,以下簡稱“24標準”),很多的調整變化顛覆了原清單計價的原則。如點上的:樁基刪除了“成孔方法”;刪除了“運距”、“來源”;“方案不作為依據”;措施按項計價……(見下截圖)
這些“點”的調整反應到“面”上,就是招標人可用“數據指標”編制最高限價,那么與“數據”偏離的不確定風險,則由投標人負責。面對這樣的不確定因素,就要求投標人“融合一線作業場景”,“對發生前影響成本的因素和條件”進行“全要素”的分析和預控,這對投標人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此,我用其中的某個點,從施工方的視角用以故事思維談談我的認識。
一、“運距”、“來源”刪除的合理性
“運距、來源”的刪除,是典型的“無法按設計圖紙準確描述,需要由投標人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自行考慮的項目特征”。因為工程的內、外部環境千差萬別,各有不同。“運距、來源”這類“動態”的項目特征,清單編制人根本無法確定,刪除顯然是有道理的。類似這樣的“項目特征”“24標準”后的清單中不再描述,就不是“準確性、完整性”缺陷,而是“合法化”的存在。
二、“運距”、“來源”刪除的合理性與不確定與成本
1、“運距”:
以土方的余土外運為例,除了相對“靜態”的工程量,影響成本最大的就是“動態”的運距。除了有指定的棄土點,余土運到哪里、行走的路線、運距多少,清單編制人根本無法知曉,也無法為你確定。如清單確定了,一旦與實際不符,無法實現,就會產生索賠爭議。所以此類的“動態”性就“由投標人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自行考慮”。這就需要投標人了解當地實際,掌握當地的市場、當地的行情(如:堆置費、消納費等),掌握“動態”的成本,根據成本報價,而不是一味的定額思維。
再如室內外回填土,全國各省市定額考慮的運距大都為5.0m內的就地取土(山東1.0m),天津樓地面為150m。(見下截圖)
定額1.0米、5.0米的就地取土,一般是小型建筑挖地槽的就地拋土。現在的工程大都為大開挖,用于回填的土方往往堆置于工地的某一側(很少有多側的)。按規范,堆土距基坑的最短距離必須L≥2h,加之肥槽又是四周的回填,所以回填土的平均距離幾乎都超定額的5.0米(見下示意圖)。這就涉及到了超運距問題。這就是上面說過的“清單編制人根本無法知曉,也無法為你確定”,同屬“由投標人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自行考慮”范疇。然而,地下室的室內填土,就不只是超運距一個問題了,還涉及到“來源”與施工的部署(方案)問題。
2、“運距、來源”與施工方案:
我們知道,回填土都不包括缺土的外購土方,土的“來源”一般有兩種現象:一是:現場有土;
二是:現場無土,自行購土(以前還有甲方配送)。
三種情況的土源,又可能產生不同的一線作業場景:
01、現場有土,取土距離超定額考慮的運距,需二次裝運。這極為常見。
02、現場無土,自行購土(或甲方配送)。盡管是自行購土(或甲方配送),但依然有它的不確定性:
02.1)、現場條件具備,送土送到回填點(能送到每個回填點5m內的,很少有);
02.2)、因場地條件的限制,送土送不到5m內的回填點,需二次裝運。這也非常常見。
再說室內填土,尤其是地下室的房心填土,除了上述的“運距、來源”外,回填的成本還與工程特性、工地環境、不同的部署密切相關:
01、部署:是“流水施工”,還是“平行施工”?(流水施工:基礎完成后先地下室主體結構施工,后利用施工間隙在室內回填。優點:不影響工期;缺點:回填成本可能變大。平行施工:基礎完成后先填土,后地下室主體結構施工。優點:施工方便,回填成本小;缺點:影響工期,間接成本變大。)
02、如是“流水施工”,回填土如何進入地下室?用什么運輸工具?有無坡道?是否還有二次、三次倒運(很常見)等等,與工程特性、工地環境密切相關。它不是想當然,更不是推理。
綜上:除了“運距、來源”本身的成本、二三次倒裝運的成本,更牽述了“清單編制人根本無法知曉,也無法為你確定”的不同部署、不同施工方案引發的不同成本。真可謂“成本無常,大腸包小腸”。
所以,“運距”尤其是缺土購土的“來源”等對成本的影響,需“融合一線作業場景”,按擬定的部署才能確定(即:“需要由投標人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自行考慮”),非套套定額所能解決的。
三、“24標準”后如何讓你的造價事業再次偉大?
上述的故事告訴我們:對定額、清單、成本的理解深度,取決于你對工序、工藝的理解深度,取決于你基礎的厚度。但我們看到,當前的預算員工地概念模糊、現場知識薄弱、預算脫離施工的現象比較突出,基礎不扎實,最基本的施工工藝沒怎么掌握的大有人在……這就是用不好定額的原因所在。
雖然“24標準”明確了定額已不作為依據(見下截圖),定額的作用被削弱,但不可否認,定額的運用極為普遍,相當一段時間內也不可能消失。這不,除了新的水利定額,湖北、陜西等也相繼頒發了最新的“24定額”。一位學者曾說過:“定額是很好的數據庫,但我們不能被定額所束縛”。如何不被定額束縛、用好定額數據的關鍵就是“實踐與經驗的積累沉淀”。定額思維的、基本工藝都沒掌握的,已嚴重落后于時代的潮流。
最后,“24標準”后,讓你的造價事業再次偉大的是厚實的基礎(掌握底層邏輯)、是“施工、預算、成本的三位一體”。它不是什么“技巧”,因為“技巧”也是建立在扎實的基礎之上的,所謂觸類旁通,功到自然成。
本文由黃衍祥老師獨家原創投稿,僅供學習使用,禁止轉載!!!
共28條評論
推薦關注換一換
頭條熱榜 換一換
- 定額規則 VS 實際施工,誰該為‘誤差’買單?
- 造價管理部門發布的人工費調整文件是否必須執行?
- 土方工程精細化管控中的典型誤差與應對策略
- “24標準”下如何進行定額的教學?
- 綜合單價中的“風險費用”不包括哪些?
- 1 電腦藍屏了?一鍵get解決方案
- 2 拆改算量不用愁,土建算量2026讓你笑著完工!
- 3 2024清單措施費沒了費率,你該怎么計算?
- 4 藍屏之后該怎么處理?這幾步99%可以解決你的問題
- 5 招標稅率11%,施工過程中政策調整稅率11%和10%及9%,結算審核時是否調整的操作指引
- 6 “24標準”后如何讓你的造價事業再次偉大?
- 7 99%人算錯的梁節點!直播拆解柱梁墻支座鋼筋與復合箍筋陷阱
- 8 2024版工程量清單計價標準存在哪些變化和亮點,趕緊收藏
- 9 大綱改版!一級造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該如何備考?
- 10 論定額的“政府指導價格”屬性之辯 ——基于2024版清單計價標準的市場化重構
- 11 一分鐘了解危大工程與超危大工程的區分
- 12 鎮政府招聘建造師,月薪1萬,年終3萬5!
- 13 確定了,一造案例增加選擇題.....
- 14 改造項目沒圖紙?裝飾AI云尺算量,拍張照片直接算量!不再“跑斷腿”~
- 15 建設施工合同優先解釋順序
- 16 廣聯達GTJ2026高版本模型轉換成GTJ2021低版本模型
- 17 一個項目報價僅相差3%,成本差距為什么差距超千萬?
- 18 超全匯總!40個工程造價的難點問題,你會幾個?
- 19 電氣識圖+手算案例實操:電氣圖例、規格型號深度剖析
- 20 電氣照明回路無標注,手算無從下手,教您輕松解決
- 21 國家取消定額后,造價人員要去搬磚嗎?
- 22 框架結構:建筑界的"鋼鐵俠",真的無所不能嗎?
- 23 城市更新|加固工程詳細勞務報價清單
- 24 你今天搶救你的電腦了嗎?
- 25 為什么工程圖紙都是藍圖紙,而不是白色黃色紅色?
- 26 招投標 | 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相關法律法規文件主要有哪些?
- 27 注意!住建部對8名總監理工程師追責處罰!
- 28 60分鐘搞定市政造價精算量:從識圖到自動計算,效率翻倍!
- 29 計算樓梯工程量,你以為這就算完啦?超全攻略在這里
- 30 對于隱蔽工程你知道多少?
- 31 排水工程分項概算造價指標
- 32 藍屏的看過來,親測有效
- 33 固定總價合同,三種情形可以調整價款
- 34 ?? 造價師“內卷出逃”,走向全球升值之路
- 35 2025年一造新教材什么時候出版?
- 36 電氣工程中的配管配線知識全解析:從電線電纜到施工技術
- 37 【招募令】帷幕揭開,等你來秀!
- 38 80分鐘電氣安裝干貨:圖紙識別+避坑指南+高效計算
- 39 廣聯達AI智能客服廣小二“打卡挑戰有獎活動”火熱開啟!福利多多,速來參與吧!
- 40 工程造價六大基本常識
- 41 一次說清!建設方、施工方、咨詢單位對造價員的要求有何不同
- 42 城市更新|1、柱增大截面法與外粘型鋼法設計施工詳解及圖集解析
- 43 明明白白算鋼筋—總量調增10%從哪加?
- 44 如何破解土方工程中虛實方系數換算的正確應用
- 45 中鐵、鐵建又拿下290億大工程!
- 46 3死1傷,又是代簽!你不能替我坐牢,請別再要求我代簽!
- 47 還在為土方和綠化算量發愁?方格網土方、AI綠植學習季來啦!
- 48 你真的會清標嗎?
- 49 從不同角度劃分索賠的分類
- 50 【25年備考一造必備資料】吃透新清單!造價師避坑搶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