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agcc 2012-10-25 09:20:09 | 陜西省 其他專業 | 2467查看 1回答
安全技術交底—屋面工程--細石混凝土剛性防水層
安全技術交底—屋面工程--細石混凝土剛性防水層
全部回答
(1)
首答僅用{{minutesHtml}}
-
已采納
(一)施工準備
1.材料
(1)水泥:宜用標號425號以上普通硅酸鹽水泥;
(2)砂子:用模數3.0-2.6的中粗砂。
(3)碎石:應采用質地堅硬、級配良好的礫石碎右,粒徑一般為5-11mm,含泥量不大于1%。
(4)水:用自來水或天然水。
(5)鋼筋:鋼筋網可采用乙級冷拔低碳鋼絲,直徑為φ4。
(6)分格縫用的油膏、膠泥、冷底子油等。
(7)微膨脹水泥
2.作業條件
(1)基層清理干凈、灑水沖洗、濕潤。
(2)主體結構已驗收,凡伸出屋面的機房、梯屋、水池、煙囪等已按設計施工完畢,伸出屋面的水管、風管等已安裝,并在四周留縫,以便嵌油膏。
(3)對有隔熱層的屋面,隔熱層要密實、干燥、并已做好水泥砂漿找平層,表面應劃毛或粗糙,且已養護有一定強度。(二)操作工藝
1.隔離層施工
為減少結構變形對防水層不利影響,在防水層下宜設低強度砂漿或卷材隔離層。鋪抹厚度-般為10-20mm。如設計沒有隔離層則應建議加改。
(1)粘土砂漿隔離層按石灰膏:砂:粘土:1:2.4:3.6配比,砂漿以干稠為宜。要求表面平整、壓實、抹光。
(2)水泥砂漿找平層面鋪卷材的隔離層:直接在找平層上鋪一層塑料薄膜。也可以在找乎層上鋪3一8mm干細砂滑動層,在其上鋪一層卷材,搭縫用熱瀝青瑪蹄脂。
(3)石灰砂漿隔離層:施工方法同(1),配比為石灰膏:砂:1:4。
2、分格縫留置與鋼筋網片施工
(1)按設計或不大于6m或“一間分一分格”,用上口寬為30mm下口寬為20mm的木板或泡沫板作為分格板。
(2)鋼筋網鋪設:按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規定時一般配置φ4、間距為100-200mm的雙向鋼筋網片。
3.現澆細石混凝土防水層施工
(1)按設計配合比拌和好細石混凝土,先遠后近,先高后低的原則逐格進行施工。
(2)按分格板高度,攤開刮平,用平板震蕩器十字交叉來回震實,直至混凝土表面泛漿后再用木抹子將表面抹平壓實,待混凝土初凝以前再進行第二次壓漿抹光。也可在壓漿抹光時再均勻涂一層防水水泥漿以增強抗滲性。
(3)屋面泛水應嚴格按設計節點大樣要求施工,如設計無要求時,泛水高度不應低于120mm,并與防水層一次澆搗完成,泛水轉角處要做成圓孤或鈍角。
(4)鋪設、振動、震壓混凝土時必須嚴格保證鋼筋間距及位置準確。
(5)混凝土初凝后,及時取出分格縫隔板,角鐵抹子三次抹光;并及時修補分格縫缺損部分,做到平直整齊,待混凝土終凝前進行第三次壓光。
(6)混凝土終凝后,必須立即進行養護,可用蓄水養護法或稻、麥草、鋸末、草袋等覆蓋后澆水養護不少于14天。也可涂刷混凝土養護劑。
(7)分格縫嵌油膏或蓋瓦。
1)分格縫嵌油膏應于混凝土澆水養護完畢后用水沖洗干凈且達到干燥(含水率不大于6%)時進行,所有縱橫分格縫相互貫通,清理干凈,缺邊損角要補好,用刷縫機或鋼絲刷刷干凈,用吹塵機具吹凈。
2)灌嵌油膏的部位的混凝土表面均勻涂刷冷底子油,并于當天灌嵌好油膏。落嵌油膏或膠泥施工詳參照《建筑施工手冊》(第二版)下冊14--2--7--3“油膏的冷嵌施工”和24-2-7-4“膠泥的熱灌施工”的規定。
3)分格縫采取蓋瓦時,縫兩側須做泛水蓋瓦要單邊坐灰固定。
(8)產品保護
1)待混凝土終凝后,必須立即進行養護,可用蓄水養護或用草、紙袋,覆蓋后澆水養護不少14天,養護期間必須保持覆蓋材料濕潤并禁止閑人上屋面踩踏或在上面繼續施工。此外,還可以采用混凝土養護劑。
2)施工過程應注意屋面范圍內已施工的門窗或管線等的保護。(三)質量標準
1.保證項目
(1)原材料、外加劑、混凝土防水性能及強度,必須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
(2)鋼筋的品種、規格、位置及保護層厚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
(3)細石混凝土防水層的坡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基本項目
(1)細石混凝土防水層的厚度應均勻一致、表面平整、壓實抹光,無裂縫、起殼,起砂等缺陷。
(2)泛水、檐口做法正確,分格縫位置和間距做法符合設計及施工規范規定,縫格和檐口平直。
3.允許偏差
細石混凝土屋面防水層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如下規定。
表面平整度5mm;
泛水高度≥120mm。(四)施工注意事項
1.避免工程質量通病
(1)細石混凝土剛性防水層開裂預防措施
1)剛性防水屋面不得用于有高溫或有振動的建筑,也不適用于基礎有較大不均勻下沉的建筑。
2)為減少結構變形對防水層的不利影響,在防水層下宣設置低強度砂漿或卷材隔離層。
3)防水層必須分格,分格縫應設在裝配式結構的板端或現澆整體結構的支座處。
4)混凝土防水層厚度不宜小于40mm,內配φ4間距為100一200mm的雙向鋼筋網片,位置宜在防水層中間或偏上,并在分格縫處斷開。
5)防水層的混凝土強度應不低于 C20,水泥用量不少于330千克/立方米,水灰比不宜大于0.55,并宜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粗骨料的最大粒徑不大于防水層厚度的1/3,宜用中粗砂。
6)混凝士澆灌時應振搗密實、壓實、抹平,收水后應隨口二次壓光,厚度均勻一致。
7)最好在有條件的地方,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士。
8)養護時間控制在10一14天。
(2)屋面滲漏的預防措施
l)非承重山墻與屋面板連接處,先灌細石混凝土(或干硬性砂漿),然后分二次嵌填防水油膏,油膏深30mm、寬20mm,再按常規做卷材泛水,并增加鋪一層卷材。
2)當屋面坡度大于或等于1.5%時,宜將天溝板靠屋面板一側的溝壁改為斜面,構成合理的接縫。
3)為保證細石混凝土灌縫質量,板縫底應吊木杭或設置角鋼作底模。
4)做泛水前,應先將女兒墻澆水濕透,陰角處泛水做成圓弧。
5)盡量使泛水和板面上的防水層一次澆成,不留施工縫。如已形成施工縫,則在泛水施工前,應先將結合面鑿毛、刷1:0.4水泥漿一遍,然后再澆泛水處新混凝土。
6)防水層施工前應先安裝雨水口下彎頭,結構基層先鋪卷材一層,與彎頭連接不少于5cm,再澆混凝土,并注意填實彎頭下空隙,彎頭連接要順暢,抹壓密實不出現施工縫,并盡量選用鑄鐵雨水斗,雨水斗與防水層間的接縫宜用聚氯乙烯膠泥等優良嵌縫材料填塞。
(3)防水層起殼、起砂預防措施
l)切實做好清基、攤鋪、震壓、收光、抹平和養護工作。
2)避免在嚴寒、酷熱氣溫下或雨天施工。
3)剛性屋面宜增加防水涂料保護層或加氣混凝土砌塊保護。(五)主要安全技術措施
(1)屋面如無女兒墻,四周外腳手架應高出屋面1m,并有安全網圍欄。
(2)不得隨意向外四周拋雜物落地,以免傷人
(3)垂直運輸機機口應有1.5m寬平橋,平橋出入口兩邊應有欄桿圍護。
(4)如無樓梯上屋面者,應在外腳手架搭設斜橋,禁止爬外腳手架上落。2012-10-25 09:20:09
還有0條追問正在審核中,請稍后回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