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DD 2014-09-01 10:07:25 | 四川省 其他專業 | 3500查看 5回答
關于固定綜合單價工程量問題
2、量與價的風險主要由承包商承擔。 對承包商而言,固定總價合同一經簽訂,承包商首先要承擔的是價格風險。這里投標時的詢價失誤、合同履行過程中的價格上漲風險均由自己承擔,業主不會給予補償。 其次,承包商還要承擔工程量風險。在固定總價合同中,業主往往只提供施工圖紙和說明,承包商在報價時要自己計算工程量,再根據申報的綜合單價,得出合同總價。即便業主提供工程量清單,也僅僅是承包商投標報價的參考,業主往往聲明不對工程量的計算錯誤負責。這樣,承包商還要承擔工程量漏算、錯算的風險。 請問現在招投標不是必須采用清單計價模式么?不是都是招標方提供工程量清單么?為什么要投標方自己算量?
全部回答
(5)
首答僅用{{minutesHtml}}
-
已采納現在一般都是清單計價模式的,采用固定單價合同的時候,招標方提供工程量清單,投標方對甲方提供的工程量清單進行單價報價,即固定單價模式,結算時綜合單價不變,工程量按照實際發生記取,前期投標時候投標單位可以進行投標清單計算 這樣如果發現工程量誤差超過15%可以要求甲方進行核實并且做招投標文件補遺文件,你也可以根據招標方提供的工程量誤差進行小范圍內的不平衡報價來獲取一些額外利潤。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4-09-01 14:56:22
-
2、量與價的風險主要由承包商承擔。對承包商而言,固定總價合同一經簽訂,承包商首先要承擔的是價格風險。這里投標時的詢價失誤、合同履行過程中的價格上漲風險均由自己承擔,業主不會給予補償。其次,承包商還要承擔工程量風險。在固定總價合同中,業主往往只提供施工圖紙和說明,承包商在報價時要自己計算工程量,再根據申報的綜合單價,得出合同總價。即便業主提供工程量清單,也僅僅是承包商投標報價的參考,業主往往聲明不對工程量的計算錯誤負責。這樣,承包商還要承擔工程量漏算、錯算的風險。
現在招投標時國有資產投資應該是必須采用清單計價模式的,應該都是招標方提供工程量清單的,投標方需要自己算量,核實建設方給的工程量清單數量的。不可能要投標方自己去算量的。
2014-09-01 12:57:35
-
量與價的風險主要由承包商承擔。對承包商而言,固定總價合同一經簽訂,承包商首先要承擔的是價格風險。這里投標時的詢價失誤、合同履行過程中的價格上漲風險均由自己承擔,業主不會給予補償。其次,承包商還要承擔工程量風險。在固定總價合同中,業主往往只提供施工圖紙和說明,承包商在報價時要自己計算工程量,再根據申報的綜合單價,得出合同總價。即便業主提供工程量清單,也僅僅是承包商投標報價的參考,業主往往聲明不對工程量的計算錯誤負責。這樣,承包商還要承擔工程量漏算、錯算的風險。請問現在招投標不是必須采用清單計價模式么?不是都是招標方提供工程量清單么?為什么要投標方自己算量?
你說的是固定總價合同吧
固定總價合同才會不予調整,然后施工單位還有核算工程量
如果是固定單價合同,施工單位只要出報價的綜合單價就可以了
結算的時候 就用綜合單價乘以實際完成的工程量(價的風險是施工單位的,量的風險是甲方的)
投標的時候 甲方提供清單 施工方報價就可以了
算量是在結算的時候詳細算
2014-09-01 13:37:28
-
2、量與價的風險主要由承包商承擔。對承包商而言,固定總價合同一經簽訂,承包商首先要承擔的是價格風險。這里投標時的詢價失誤、合同履行過程中的價格上漲風險均由自己承擔,業主不會給予補償。
是
其次,承包商還要承擔工程量風險。在固定總價合同中,業主往往只提供施工圖紙和說明,承包商在報價時要自己計算工程量,再根據申報的綜合單價,得出合同總價。即便業主提供工程量清單,也僅僅是承包商投標報價的參考,業主往往聲明不對工程量的計算錯誤負責。這樣,承包商還要承擔工程量漏算、錯算的風險。請問現在招投標不是必須采用清單計價模式么?對
不是都是招標方提供工程量清單么?為什么要投標方自己算量?招標方用投標方編制的清單招標是一些小公司的慣例,這樣可以省下部分咨詢費。
2014-09-01 13:40:13
-
2013清單規范規定不允許固定總價啊,招標法規定,固定工程量清單綜合單價。
2014-09-02 08:17:50
還有0條追問正在審核中,請稍后回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