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agcc 2012-08-02 15:56:16 | 陜西省 其他專業 | 452查看 1回答
施工工藝:紙面石膏聚苯復合板外墻內保溫墻面施工
施工工藝:紙面石膏聚苯復合板外墻內保溫墻面施工
全部回答
(1)
首答僅用{{minutesHtml}}
-
已采納
紙面石膏聚苯復合板外墻內保溫墻面施工
1 范圍
本工藝標準主要適用于居住建筑,也可用于托幼、醫療等使用功能與居住建筑相近的民用建筑。外墻主體結構一般為粘土磚墻或鋼筋混凝土墻,內側紙面石膏聚苯復合板。不適用于廚房、衛生間等濕度較大的房間。
2 施工準備
2.1 材料及主要機具:
2.1.1 紙面石膏聚苯復合條板:
2.1.1.1 規格尺寸:
長2500~3000mm
寬900mm、1200mm
厚42、52mm(12m厚紙面石膏板十聚苯板)
2.1.1.2 聚苯板:自熄性,密度20kg/m3,導熱系數<0.04W/m·K,氧指數>30%,厚度30、35、40mm。
2.1.2 粘結材料:
Ⅱ型膠粘劑:用于聚苯板與墻面之粘結;
Ⅲ型膠粘劑:用于紙面石膏板與墻面之粘結。
YJ-Ⅲ型膠粘劑:用于粘貼木踢腳板;
SG-792膠粘劑;
107膠。
2.1.3 建筑石膏粉:應符合三級以上標準。
2.1.4 WKF膩子:用于板縫處理。其性能為:
抗壓強度>3.0MPa,抗折強度>1.5MPa,細度<1%(0.2mm篩余),初凝時間>0.5h。
2.1.5 50mm寬中堿玻纖帶和玻纖網格布:用于板縫處理。布重>80g/m2,8目/in
斷裂強度25×100mm布條 經向>300N
緯向>150N
2.1.6 水泥聚苯防水保溫踢腳板(以下簡稱踢腳板):
長600mm、寬100(120)mm+Dmm(D為樓、地面層及墊層厚度,具體尺寸按工程設計)、厚55mm或按工程設計。
2.1.7 其它材料:水泥、砂、汽油及工業清漆等。
2.1.8 工具:料盤、開刀、托板、橡皮錘、陽角抿子、2m托線板、裁紙刀、鋼鋸條、木抹子、刨子、高凳、刷子、笤帚等。
2.2 作業條件:
2.2.1 結構已驗收,已做完屋面防水層,墻面彈出+50cm標高線。
2.2.2 內隔墻及外墻門窗口、窗臺板安裝完畢,窗臺以及墻面、頂板抹灰等濕作業施工完畢。
2.2.3 外檐抹灰宜在外墻內保溫施工前完成,否則應有相應保護保溫墻面的措施。
2.2.4 水暖及裝飾工程分別需用的管卡、爐鉤和窗簾桿耳子等埋件應留出位置或埋設完畢;電氣工程的暗管線、接線盒等必須埋設完畢,并應完成暗管線的穿帶線工作。
2.2.5 復查門窗口的垂直方正及其內側所留粘貼紙面石膏板的縫隙寬度。
2.2.6 操作地點環境溫度不低于5℃。
3 施工工藝
3.1 紙面石膏聚苯板外墻內保溫做法基本構造見表9-27。
基本構造 表 9-27
構造示意
內保溫做法
空氣層
保溫層+面層
鋼筋混凝土墻或
普通粘土磚墻
(1)
厚20mm
(2)
聚苯板+紙面石膏板
30
35mm 12mm
40
(3) (4)
3.2 工藝流程
結構墻面清理
→
分檔彈線
→
配板、修補
→
標出管卡、爐鉤等埋件位置
→
墻面沖筋
→
穩接線盒,安裝管卡、埋件等
→
粘貼踢腳板
→
安裝復合板
板縫及陰陽角處理
→
板面操油
3.3 施工要點
3.3.1 結構墻面清理:凡凸出墻面20mm的砂漿、混凝土塊必須剔除,并掃凈墻面。
3.3.2 分檔彈線:應按下列原則分檔彈出沖筋線:
3.3.2.1 彈豎筋線:門窗洞口兩側及其刀把板邊各彈一豎筋線(刀把長度應不小于200mm),然后依次以板定900mm(1200m)的間距向兩側分檔彈豎筋線,被活甩在陰角處。
3.3.2.2 彈橫筋線:沿地面、頂棚、踢腳上口及門洞上口、窗洞口上下,均彈出橫筋線。
3.3.3 墻面沖筋:墻面沖筋的方法如下:
3.3.3.1 在沖筋位置,用鋼絲刷刷出不少于60mm寬的潔凈面并澆水潤濕,刷一道107膠水泥素漿。
3.3.3.2 檢查墻面的平整、垂直,找規矩貼餅沖筋,并在需設置埋件處做出200mm×200mm的灰餅。
3.3.3.3 沖筋材料為1∶3水泥砂漿,筋寬60mm,厚度以保證空氣層厚度(20mm左右)為準。
3.3.4 穩接線盒,安管卡、埋件:安裝電氣接線盒時,接線盒高出沖筋面不得大于復合板的厚度,且要穩牢固。
3.3.5 粘貼踢腳板。
3.3.5.1 墻面彈出踢腳板上口線。
3.3.5.2 在踢腳板內側,上下口各按200mm~300mm的間距布設Ⅱ型膠粘接點,同時在踢腳板底面及其相鄰的已粘貼上墻的踢腳板側面滿刮粘結膠。
3.3.5.3 按線粘貼踢腳板,粘貼時用橡皮錘敲擊使踢腳板貼實,擠實碰頭縫,并將擠出的粘結膠隨時清理干凈。
3.3.5.4 粘貼時要保證踢腳板上口平,板面垂直。
3.3.6 復合板安裝:
3.3.6.1 裁出門窗洞口處的刀把及陰角處寬度不足整板寬的板。
3.3.6.2 將接線盒、管卡、埋件的位置準確地翻樣到板面,并開出洞口。
3.3.6.3 復合板上按250~300mm的間距布設Ⅱ型膠粘接點(在頂棚以下500mm范圍內的布點間距適當減小),但板與沖筋粘接面及碰頭縫處必須滿刮膠粘劑。
3.3.6.4 抹完膠粘劑,立即將板立起、就位安裝。安裝時要側向推擠和上下推擠,并隨時用扶線板找垂直,用靠尺找平整,高出部分用橡皮錘敲平,擠出的膠料要及時清理。
3.3.7 板縫及陰、陽角處理:
3.3.7.1 紙面石膏板面層接縫處必須坡口與坡口相接。坡口清掃后刷一道50%濃度的107膠水溶液。
3.3.7.2 在接縫坡口處刮約 lmm厚的 WKF膩子,然后粘貼玻纖帶,壓實刮平。
3.3.7.3 當膩子開始凝固又尚處于潮濕狀態時,再刮一道WKF膩子,將玻纖帶埋入膩子中,并將板縫填滿刮平。
3.3.7.4 陰、陽角要做成小圓角。陰角粘貼一層、陽角粘貼兩層玻纖布條,角兩邊均拐過 100mm,粘貼方法同板縫處理,表面亦用WKF膩子刮平。
3.3.8 門窗口處理:門窗口側面和上口,用Ⅲ型膠粘劑貼一層紙面石膏板,石膏板應嵌入門窗口內,并宜小面壓大面,應貼方正、垂直。
3.3.9 板面操油:待板縫膩子全部干燥后,即可磨砂紙操油,油的配制比例為:工業清漆∶汽油=1∶5。
3.3.10 膠粘劑的配制:將膠液倒入容器內攪動,并按一定比例徐徐摻入石膏粉,拌制成糊狀即可。膠粘劑的一次配制量不宜過多,隨用隨配。
4 質量標準
4.1 保證項目:
4.1.1 內保溫的構造應符合設計要求。空氣層厚度不得小于20mm 。
檢查方法:觀察檢查。
4.1.2 面層、保溫層、結構墻面之間的粘接必須牢固,無松動現象。
檢查方法:敲擊及觀察檢查。
4.1.3 所用原材料及膠粘劑質量必須合格。復合板不能有受潮、發霉、污染、變形、空鼓和脫落現象。
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檢查產品合格證。
4.2 基本項目:
板縫玻纖帶及陰、陽角玻纖帶、玻纖布應貼密實,無皺折、翹邊、外露現象。膩子應嵌實、刮平。板縫、板面及陰、陽角不應有裂縫。
檢查方法:觀察檢查。
4.3 允許偏差項目:
復合保溫內墻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9-28的規定。
復合保溫內墻安裝允許偏差 表9-28
項次
項 目
允許偏差 (mm)
檢 查 方 法
1
表面平整
4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2
立面垂直
5
用2m托線板檢查
3
陰、陽角垂直
4
用2m托線板檢查
4
陽角方正
4
用200mm方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5
接縫高差
1.5
用直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5 成品保護
5.1 土建、水電各工種應密切配合,合理安排工序,嚴禁顛倒工序作業。
5.2 在保溫墻附近不得進行電焊、氣焊操作,不得用重物碰撞、擠靠墻面。
5.3 施工用水和設備試水以及在雨季施工時,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保溫墻面受潮和污染。
6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6.1 復合保溫板運輸、裝卸和存放時應輕抬輕放,堆放時每垛數量不宜超過10塊。堆放時地上應墊木方,木方應平、正,木方距板端500mm。應有防雨、防潮措施,防止復合保溫板破損和受潮。
6.2 裂縫是最易發生的質量通病。因此紙面石膏板玻口接縫及陰、陽角處,嚴格要求采用WKF接縫膩子,玻纖帶(布)要粘貼牢固,防止產生裂縫。
6.3 粘接是本工藝的關鍵。嚴格按規定使用各部位所需之膠粘劑,妥善存放膠粘劑和石膏粉,防止變質和受潮。
2012-08-02 15:56:18
還有0條追問正在審核中,請稍后回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