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agcc 2012-07-31 15:33:00 | 陜西省 其他專業 | 1236查看 1回答
技術交底:鍋爐及附屬設備安裝
技術交底:鍋爐及附屬設備安裝
全部回答
(1)
首答僅用{{minutesHtml}}
-
已采納
鍋爐及附屬設備安裝
1 范圍
本工藝標準適用于工作壓力不大于1.29MPa(13kgf/cm2),蒸發量不大于10t/h、出口水溫不超過130℃的快裝蒸汽和熱水鍋爐及附屬設備的安裝工程。
2 施工準備
2.1 材料要求:
2.1.1 鍋爐必須具備圖紙、產品合格證書、安裝使用說明書、勞動部門的質量監檢證書。技術資料應與實物相符。
2.1.2 鍋爐設備外觀應完好無損,爐墻絕熱層無空鼓,無脫落,爐拱無裂紋,無松動,受壓元件可見部位無變形,無損壞。
2.1.3 鍋爐配套附件和附屬設備應齊全完好,并符合要求,根據設備清單對所有設備及零部件進行清點驗收。對缺損件應做記錄并及時解決。清點后應妥善保管。
2.1.4 各種金屬管材、型鋼、儀表閥門及管件的規格、型號符合設計要求,并符合產品出廠質量標準,外觀質量良好,不得有損傷、銹蝕或其它表面缺陷。
2.2 主要機具:
2.2.1 機具:卷揚機或絞磨、千斤頂、鏈式起重機、砂輪機、套絲機、手電鉆、沖擊鉆、砂輪鋸、電焊機等。
2.2.2 工具:各種扳手、夾鉗、試壓泵、手鋸、榔頭、布剪子、滑輪、道木、滾杠、鋼絲繩、大繩、索具、氣焊工具等。
2.2.3 量具:鋼板尺、鋼卷尺、卡鉗、塞尺、水平儀、水平尺、游標卡尺、焊縫檢測器、溫度計、壓力表、線墜等。
2.3 作業條件:
2.3.1 施工員應熟悉掌握鍋爐及附屬設備圖紙、安裝使用說明書、鍋爐房設計圖紙,并核查技術文件中有無當地勞動、環保、節煤等部門關于設計、制造、安裝、施工等方面的審查批準簽章。
2.3.2 施工現場應具備滿足施工的水源、電源、大型機具運輸車輛進出的道路,材料及機具存放場地和倉庫等;冬雨季施工時應有防寒防雨措施及消除安全措施;鍋爐房主體結構、設備基礎完工并達到安裝強度。
2.3.3 檢驗土建施工時預留的孔洞、溝槽及種類預埋鐵件的位置、尺寸、數量是否符合設計圖紙要求。
2.3.4 鍋爐及附屬設備的基礎尺寸、位置應符合設計圖紙,允許偏差應符合表1-30的規定。
設備基礎尺寸和位置的允許偏差 表1-30
項次
項 目
允許偏差 (mm)
1
基礎坐標位置 (縱橫軸線)
±20
2
基礎各不同面的標高
+0 -20
3
基礎上平面外形尺寸
凸臺上平面外形尺寸
凹穴尺寸
±20
-20
+20
4
基礎上平面不水平度
每米5,全長10
5
豎向偏差
每米5,全長10
6
預埋地腳螺栓標高 (頂端)
中心距 (根和頂兩處測量)
+20 -0
±2
7
預留地腳螺栓孔中心位置
深 度
孔壁的鉛垂度
±10
+20 -0
10
2.3.5 混凝土基礎外觀質量不得有蜂窩、麻面、裂紋、孔洞、露筋等缺陷。
3 操作工藝
3.1 工藝流程(見下頁流程):
3.1.1 基礎放線驗收:
3.1.1.1 鍋爐房內清掃干凈,將全部地腳螺栓孔內的雜物清出,并用皮風箱(皮老虎)吹掃。
3.1.1.2 根據鍋爐房平面圖和基礎圖放安裝基準線;
a 鍋爐縱向中心基準線或鍋爐支架縱向基準線。
b 鍋爐爐排前軸基準線或鍋爐前面板基準線,如有多臺鍋爐時應一次放出基準線。在安裝不同型號的鍋爐而上煤為一個系統時應保證煤斗中心在一條基準線上。
c 爐排傳動裝置的縱橫向中心基準線。
d 省煤器縱、橫向中心基準線。
e 除塵器縱、橫向中心基準線。
f 鼓風機、引風機的縱、橫向中心基準線。
g 水泵、鈉離子交換器縱、橫向中心基準線。
h 鍋爐基礎標高基準點,在鍋爐基礎上或基礎四周選有關的若干地點分別作標記,各
標記間的相對位移不應超過3mm。
3.1.1.3 當基礎尺寸、位置不符合要求時,必須經過修正達到安裝要求后再進行安裝。
3.1.1.4 基礎放線驗收應有記錄,并作為竣工資料歸檔。
3.1.2 鍋爐本體安裝:
3.1.2.1 鍋爐水平運輸:
a 運輸前應先選好路線,確定錨點位置,穩好卷揚機,鋪好道木。
b 用千斤頂將鍋爐前端(先進鍋爐房的一端)頂起放進滾杠,用卷揚機牽引前進,在前進過程中,隨時倒滾杠和道木。道木必須高于鍋爐基礎,保障基礎不受損壞。
3.1.2.2 當鍋爐運到基礎上以后,不撤滾杠先進行找正。應達到下列要求:
a 鍋爐爐排前軸中心線應與基礎前軸中心基準線相吻合,允許偏差±2mm。
b 鍋爐縱向中心線與基礎縱向中心基準線相吻合,或鍋爐支架縱向中心線與條形基礎縱向中心基準線相吻合,允許偏差±10mm。
3.1.2.3 撤用滾杠使鍋爐就位:
a 撤滾杠時用道木或木方將鍋爐一端墊好。用兩個千斤頂將鍋爐的另一端頂起,撤出滾框,落下千斤頂,使鍋爐一端落在基礎上。再用千斤頂將鍋爐另一端頂起,撤出剩余的滾杠和木方,落下千斤頂使鍋爐全部落到基礎上。如不能直接落到基礎上,應再墊木方逐步使鍋爐平穩地落到基礎上。
b 鍋爐就位后應進行校正,因鍋爐就位過程中可能產生位移,用千斤頂校正,達到找正的允許偏差以內。
3.1.2.4 鍋爐找平:
a 鍋爐縱向找平:
(a) 用水平尺(水平尺長度不小于600mm)放在爐排的縱排面上,檢查爐排面的縱向水平度。檢查點最少為爐排前后兩處。要求爐排面縱向應水平或爐排面略坡向爐膛后部。最大傾斜度不大于10mm。
(b) 當鍋爐縱向不平時,可用千斤頂將過低的一端頂起,在鍋爐的支架下墊以適當厚度的鋼板,使鍋爐的水平度達到要求。墊鐵的間距一般為500~1000mm。
b 鍋爐橫向找平:
(a) 用水平尺(長度不小于600mm)放在爐排的橫排面上,檢查爐排面的橫向水平度,檢查點最少為爐排前后兩處,爐排的橫向傾斜度不得大于5mm(爐排的橫向傾斜過大會導致爐排跑偏)。
(b) 當爐排橫向不平時,用千斤頂將鍋爐一側支架同時頂起,在支架下墊以適當厚度的鋼板,墊鐵的間距一般為500~1000mm。
3.1.2.5 爐底風室的密封要求
a 鍋爐支架的底板與基礎之間必須用水泥砂漿堵嚴,并在支架的內側與基礎之間用水泥砂漿抹成斜坡。
b 鍋爐支架的底板與基礎之間的密封磚應砌筑嚴密,墻的兩側抹水泥砂漿。
c 當鍋爐安裝完畢后,基礎的預留孔洞,應砌好用水泥砂漿抹嚴。
3.1.2.6 爐排減速機安裝:
一般快裝鍋爐的爐排減速機由制造廠裝配成整機運到現場進行安裝。
a 開箱點件檢查設備、零部件是否齊全,根據圖紙核對其規格、型號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b 檢查機體外觀和零、部件不得有損壞,輸出軸及聯軸器應光滑,無裂紋、無銹蝕。油杯、扳把等無丟失和損壞。
c 根據需要配制符合實際尺寸的地腳螺栓、斜墊鐵等零件。準備起重和安裝所需的工具、量具及其它用品。
d 減速機就位及找正找平
(a) 將墊鐵放在劃好基準線和清理好預留孔的基礎上,靠近地腳螺栓預留孔。
(b) 將減整機上好地腳螺栓(螺栓露出螺母1~2扣),吊裝在墊鐵上,減速機縱、橫中.線與基礎縱、橫中心基準線相吻合。
(c) 根據爐排輸入軸的位置和標高進行找正找平,用水平儀和更換墊鐵厚度或打入楔形鐵的方法加以調整。同時還應對聯軸器進行找正,以保證減整機輸出軸與爐排輸入軸對正同心。用卡箍及塞尺的方法對聯軸器找同心。減速機的水平度和聯軸器的同心度,兩聯軸節端面之間的間隙以設備隨機技術文件為準。無規定時應符合TJ231—78《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相應規定。
e 設備找平找正后,即可進行地腳螺栓孔灌注混凝土。灌注時應搗實,防止地腳螺栓傾斜。待混凝土強度達到75%以上時,方可擰緊地腳螺栓,在緊螺栓時應進行水平的復核。無誤后將機內加足機械油準備試車。
f 減速機試運行:安裝完成后,聯軸器的連接螺栓暫不安裝,先進行減速機單獨試車,試車前先擰松離合器的彈簧壓緊螺母,把扳把放到空檔上接通電源試電機。檢查電機運轉方向是否正確和有無雜音,正常后將離合器由低速到高速進行試運轉,無問題后安裝好聯軸器的螺栓,配合爐排冷態試運行。在運行過程中調整好離合器的壓緊彈簧能自動彈起。彈簧不能壓得過緊,防止爐排斷片或卡住,離合器不能離開,以免把爐排拉壞。
3.1.2.7 平臺扶梯安裝:
a 長、短支撐的安裝:先將支撐座孔中的雜物清理干凈,然后安裝長短支撐,支撐安裝要正,螺栓應涂機油石墨后擰緊。
b 平臺安裝:平臺應基本水平,平臺與支撐連接螺栓要擰緊。
c 安裝平臺扶手柱和欄桿:平臺扶手柱要垂直于平臺,螺栓連接要擰緊,欄桿煨彎處應一致美觀。
d 安裝爬梯、扶手柱及欄桿:爬梯上端與平臺用螺栓連接,找正后將下端焊在鍋爐支架板上或焊接耳板,與耳板用螺栓連接,扶手欄桿有焊接接頭時,焊后應光滑。
3.1.3 螺旋出渣機安裝:
3.1.3.1 先將出渣機從安裝孔斜放在基礎坑內。
3.1.3.2 將漏灰接口板安裝在鍋爐底板的下部。
3.1.3.3 安裝錐形渣斗,上好漏灰接板與渣斗之間的連接螺栓。
3.1.3.4 吊起出渣器的筒體,與錐形渣斗連接好,錐形渣斗下口和形的法蘭與筒體長方形法蘭之間要加橡膠墊或油浸扭制的石棉盤根(應加在螺栓內側),擰緊后不得漏水。
3.1.3.5 安裝出渣機的吊耳和軸承底座,在安裝軸承底座時要使螺旋軸保持同心。
3.1.3.6 調好安全離合器的彈簧,用扳手扳轉蝸桿,使螺旋軸轉動靈活。油箱內應加入符合要求的機械油。
3.1.3.7 安好后接通電源和水源,檢查轉動方向是否正確,離合器的彈簧是否跳動,冷態試車2小時,無異常聲音和不漏水為合格,并作好試車記錄。
3.1.4 電氣控制箱(柜)安裝:
3.1.4.1 控制箱安裝位置應在鍋爐的前方,便于監視鍋爐的運行、操作及維修。
3.1.4.2 控制箱的地腳螺栓位置要正確,控制箱安裝時要找正找平,灌注牢固。
3.1.4.3 控制箱裝好后,可敷設控制箱到各個電機和儀器儀表的配管,穿導線。控制箱及電氣設備外殼應有良好的接地。待各個輔機安裝完畢后接通電源。
3.1.5 省煤器安裝:
3.1.5.1 省煤器為整體組件出廠,安裝前要認真檢查省煤器管周圍嵌填的石棉繩是否嚴密牢固,外殼箱板是否平整,肋片有無損壞,無問題后方可進行安裝。
3.1.5.2 支架安裝:
a 清理螺栓孔:將螺栓孔內的雜物清理干凈,并用水沖洗。
b 將支架上好地腳螺栓,放在清理好預留孔的基礎上,然后調整支架的位置、標高和水平度。
3.1.5.3 省煤器安裝:
a 安裝前應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為1.25P+5(P為鍋爐工作壓力)無滲漏為合格。同時進行省煤器安全閥的調整。安全閥的開啟壓力應為裝置點工作壓力的1.1倍,或為鍋爐工作壓力的1.1倍。
b 用三木搭或其它吊裝設備將省煤器安裝在支架上,并檢查省煤器的進口裝置、標高是否與鍋爐煙氣出口相符,以及兩口的距離和螺栓孔是否相符,通過調整支架的位置和標高,達到煙管安裝的要求。
c 最后將下部槽鋼與支架焊在一起。
3.1.5.4 灌注混凝土。支架的位置和標高找好后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應比基礎強度等級高一級,并應搗實和養護(拌混凝土時最好用豆石)。當混凝土強度達到75%以上時,將地腳螺栓擰緊。
3.1.5.5 安裝允許偏差應符合表1-31的要求。
組裝鑄鐵省煤器的允許偏差 表1-31
序號
項 目
允 許 偏 差
1
2
3
支承架的水平方向位置偏差
支承架的標高偏差
支承架的縱、橫不平度
±3mm
±5mm
1/1000
3.1.6 液壓傳動裝置安裝:
3.1.6.1 對預埋板進行清理和除銹。
3.1.6.2 檢查和調整使鉸鏈架縱、橫中心線與滑軌縱、橫中心相符,以確保鉸鏈架的前后位置有較大的調節量,調整后將鉸鏈架的固定螺栓稍加緊固。
3.1.6.3 把液壓缸的活塞桿全部拉出(最大行程),并將活塞桿的長拉腳與擺輪連接好,再把活塞缸與鉸鏈架連接好。然后根據擺輪的位置和圖紙的要求把滑軌的位置找好焊牢。最后認真檢查調整鉸鏈的位置并將螺栓擰緊。
3.1.6.4 液壓箱安裝:按設計位置放好,液壓箱內要清洗干凈。箱內應加入濾清機械油,冬天采用10號機械油,夏天采用20號機械油。
3.1.6.5 安裝地下油管:地下油管采用無縫鋼管,在現場煨彎和焊接管接頭,鋼管內應除銹清理干凈。
3.1.6.6 安裝高壓軟管:應安裝在油缸與地下油管之間,安裝時應將絲頭和管接頭內鐵屑毛刺清除干凈,絲頭連接處用聚四氟乙烯薄膜或麻絲白鉛油作填料,最后把高壓軟管上好。
3.1.6.7 安裝高壓銅管:先將管接頭分別裝在油箱和地下油管的管口上,按實際距離將銅管截斷,然后退火煨彎,兩端穿好鎖母,用擴口工具擴口,最后把銅管安裝好,擰緊鎖母。
3.1.6.8 電氣部分安裝:先將行程撞塊和行程開關架裝好,再裝行程開關。行程開關架安裝要牢固。上行程開關的位置,應在擺輪撥爪略超過棘輪槽為適宜,下行程開關的位置應定在能使爐排前進80mm或活塞不到缸底為宜。定位時可打開擺輪的前蓋直觀定位。最后進行電氣配管、穿線、壓線及油泵電機接線。
3.1.6.9 油管路的清洗和試壓
a 把高壓軟管與油缸相接的一端卸開,放在空油桶內,然后起動油泵,調節溢流閥調壓手輪,逆時針放置使油壓維持在0.2MPa(2kgf/cm2),再通過人工方法控制行程開關,使兩條油管都得到沖洗。沖洗的時間為15~20min。每條油管最少沖洗2~3次。沖洗完畢把高壓軟管裝好。
b 油管試壓:利用液壓箱的油泵即可,起動油泵,通過調節溢流閥的手輪,使油壓逐步升至3.0MPa(30kgf/cm2),在此壓力下活塞動作一個行程,油管、接頭和液壓缸均無泄漏為合格,并立即把油壓調到爐排的正常工作壓力。因油壓長時間超載會使電機燒毀。
爐排正常工作時油泵工作壓力如下:
1~2t/h鏈條爐,油壓為0.6~1.2MPa(6~12kgf/cm2);
4t/h鏈條爐,油壓為0.8~1.5MPa(8~15
2012-07-31 15:33:00
還有0條追問正在審核中,請稍后回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