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S 2008-09-11 21:45:35 | 山東省 其他專業 | 781查看 9回答
屋面框架梁不同跨的構造鋼筋數量不同的問題p
我輸入了一根屋面框架梁ZWKL6,八跨,集中標注的構造鋼筋是:G8C14,但是第一和第八跨的構造鋼筋是G10C14(圖紙上這么寫的) 在新GGJ10.0版本中,我用“梁平法表格”在第一跨和第八跨輸入的是:G10C14,第二跨輸入的是:G8C14[2-7],軟件這樣計算的,通長8根,兩端各2根根據凈長兩端加錨固計算。 在老版的GGJ10.0 build714中,同樣這樣輸入,它是兩端每端10個單算,中間6跨共8根通長算。 請問這兩種計算方式哪個是正確的啊,實際中像這種標注該怎樣理解呢?謝謝
全部回答
(9)
首答僅用{{minutesHtml}}
-
已采納您這種求是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 當然這兩種算法應該都正確,只不過軟件的不同而已,我個人傾向于新版的結果。因為它貫徹了圖集“就事論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原則。 在實際施工中,如果按照這兩種做法去做,應該都能通過驗收的。新版做法如果加上搭接的長度,他們的鋼筋量可能差別不大。
2008-09-12 09:50:13
-
新、舊版都一樣,你設置同一長度的搭接接頭就一樣了
2008-09-11 22:52:02
-
新版的正確。
2008-09-11 23:42:23
-
如果您每跨都分別輸入,新老版本的計算結果都一樣的,建議不要用G8C14[2-7],建議每跨分別輸入,如果每跨沒有變化再用G10C14[1-8]輸入
2008-09-12 05:57:07
-
老版本的正確。 新的你不說沒幾個人知道的。 鋼筋多點就讓甲方承受吧
2008-09-11 21:49:43
-
新版本的正確,施工也是這樣的。
2008-09-11 21:59:16
-
新版也正確。它是執行的“能通則通”的原則。
2008-09-11 22:01:07
-
你這樣輸入是不正確的,只有在全部都是貫通的情況下才可以用G8C14[1-8]的這種輸入法。像你這樣的兩端少的是不可以這樣做的,應該一跨一跨的輸入。
2008-09-12 09:48:22
-
按新GGJ10.0版本執行.
2008-09-12 08:32:23
還有0條追問正在審核中,請稍后回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