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cc30 2012-11-17 16:37:32 | 廣東省 鋼筋算量GGJ2013 | 1087查看 9回答
梁的錨固問題
如下圖 跟施工方對數時,對方堅持梁凈長加兩個錨固值即5520+37*18*2=6852(混凝土C30 、鋼筋C18,保護層25),我堅持廣聯達的做法180-25+15*d+5520+180-25+15*d=6370(我用11G1021圖集) 現在的問題是用廣聯達的做法我又個以為就是圖集中有說錨固的平直段必須是大于等于=0.4LAE=0.4*37*18=266.4 可左邊的梁寬度才180 。這根梁的錨固該怎么計算?依據?一定要有依據。
全部回答
(9)
首答僅用{{minutesHtml}}
-
已采納這是設計的問題,梁的寬度不能滿足梁縱筋的平直段≥0.4laE,設計要考慮配置較小直徑的梁縱筋,或采取其它的補救辦法。因此,這個問題還是要和設計溝通一下.。 施工方的那個取值不對,本身就不是直錨,怎么好取凈長加兩個錨固值?
2012-11-17 16:51:11
-
你好,圖集要求必須平直段大于0.4的,錨固做法,應該設計解答
2012-11-17 16:44:31
-
軟件計算是對的,因為它不是框架梁,是非框架梁,你看11G101-1的86頁
2012-11-17 16:49:50
-
這個不是框架梁啊 這個是次梁 次梁是非抗震的 所以沒有要求0.4lae 你只要梁寬減去保護層然后加15d就可以了
2012-11-17 17:06:21
-
軟件計算是正確的,0.4LAE是設計計算時考慮的問題
2012-11-17 17:53:05
-
這個梁設計得有爭議。梁代號標的是連梁(LL),實際它不是連梁,連梁的支座長度要滿足600.這個梁一個支座是框架梁,一個支座是剪力墻,可以定義為框架梁。
2012-11-17 17:53:00
-
現場施工的時候還要扣除KL-1一個主筋直徑18才行。不是直接伸到保護層那的,是要伸到KL-1主筋的內側而不是外側。這兩個看起來還是廣聯達比較正確的。你也可以參考08g101-11p44有關這個問題的解答。
2012-11-17 20:24:07
-
1、首先不能懷疑軟件是否存在問題,主要問題是界定LL39梁的歸屬問題,在剪力墻結構中這樣形式太多, 2、從LL39梁的集中標注來看,應該屬于框架梁或者非框架梁,連梁通長是有連梁表集中提示 3、從結構形式看,該LL39梁可選擇用非框架梁定義,但下鐵錨固不能是12d,要選擇通常做法,上下鐵端部均要彎錨
2012-11-17 19:37:07
-
你計算是正確的,現場施工也應該這樣施工,施工方那樣說是想多要點鋼筋,堅持你的立場
2012-11-18 12:37:02
還有0條追問正在審核中,請稍后回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