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筋撐起半邊天 2012-08-19 09:45:35 | 江蘇省 其他專業 | 1281查看 1回答
工業廠房工程測量施工方案
工業廠房工程測量施工方案
全部回答
(1)
首答僅用{{minutesHtml}}
-
已采納
工業XX廠房工程
施
工
測
量
方
案
XX工程公司
年月日
1.工程概況
XX廠房工程位于XX區*****有限公司院內,地處附近,建筑面積18315m2,結構形式為全現澆框架結構,建筑物檐高24.4m,室內外高差450mm,±0.000相當于絕對標高4.450m。
基礎為鋼筋混凝土承臺結構,埋深-1.700m,C15混凝土墊層100mm厚,外軸線尺寸為64.8×57.6m,內設三部電梯,其中兩部為貨梯。
2.控制點的布置及施測
2.1 從場地實際情況看,連廊后期施工,擬建建筑物的四周場地狹小,故南北向和東西向控制點集中布設在東側和北側的原有混凝土路面上,西側和南側只布設遠向復核控制點。
2.2 布設的控制點均引至四周永久性建筑物或馬路上,且要求通視,采用正倒鏡分中法投側軸線時或后視時均在觀測范圍之內。
2.3 根據甲方要求和測量大隊提供的控制點形成四邊形進行控制。
2.4 對樓層進行網狀控制,兼顧±0.000以上施工,設置1、9軸,A、K軸為控制軸。
2.5 根據甲方提供的高程控制點數據,向建筑物的東、西、南、北各引測一個固定控制點。
2.6 水準點按三等水準測量要求施測。
2.7 所有控制點設專人保護,定期巡視,并且每月復核一次,使用前必須進行復核。
3.軸線及各控制線的放樣
地面控制點布設完后,轉角處線采用2"經緯儀TDJ2—B進行復測。各軸線間距離采用鋼尺量距檢測,經校核無誤后進行施測。
3.1 基礎施工軸線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樁兩點通視直線投測法,向基坑內投測軸線(采用三點成一線及轉直角復測),再按投測控制線引放其它細部控制線,且每次控制軸線的放樣必須獨立施測兩次,經校核無誤后方可使用。
3.2 由于基礎挖深為1.3m左右,基礎施工時的標高引測可以直接采用基坑外圍的-0.500m標高點。
3.3 ±0.000以上施工,采用正倒鏡分中法投測其它細部軸線。
3.4 ±0.000以上高程傳遞,采用鋼尺直接丈量法,若豎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時,可采用懸吊鋼尺法。每層高度上至少設兩個以上水準點,兩尺倒入誤差必須符合規范要求,否則獨立施測兩次。每層均采用首層統一高程點向上傳遞,不得逐層向上丈量,且層層校核,因±0.000以上結構采用在固定的柱豎向鋼筋上抄測結構0.500m控制點,以供結構施工標高控制,且必須校核無誤。
3.5 各層平面放出的細部小線,特別是柱、墻的控制線必須校核無誤,以便檢查結構澆筑質量和以后的進一步施工。
3.6 二次結構施工以原有控制軸線為準,引放其他墻體、門窗洞口尺寸。外窗洞口,采用經緯儀投測,以貫通控制線于外立面上,窗洞口標高以各層50線控制且外立面水平彈出貫通控制線,周圈閉合,保證窗口位置正確,上下垂直,左右對稱一致。
3.7 室內裝飾面施工時,平面控制仍以結構施工控制線為依據,標高控制以建筑50標高線為準,要求交圈閉合,誤差在限差范圍內。
3.8 外墻四大角以控制軸線為準,保證四大角垂直方正,經緯儀投測上下貫通,豎向垂直線供裝飾控制校核。
3.9 外墻壁飾面施工時,以放樣圖為依據,以外門窗洞口、四大角上下貫通控制線為準,彈出方格網控制線。(方格網大小以飾面塊材尺寸而定)
4.軸線及高程點防線程序
4.1基礎工程:
4.2上部結構工程:
4.3二次結構及裝修工程:
5. 施工時的各項限差和質量保證措施
5.1 為保證誤差在允許的范圍內,各種控制測量必須執行《測量規范》,操作按規范要求進行,各項限差必須達到下列要求
5.1.1 控制軸線,軸線間互差
〉20m 1/7000 (相對誤差)
5.1.2各種結構控制線相對于軸線≤±3mm。
5.1.3標高小于±5mm。
5.1.4垂直度層高≤8mm,全高1/1000且不大于3mm
5.2放樣工作按下述要求進行
5.2.1儀器各項限差符合同級別儀器限差要求。
5.2.2鋼尺量距時,對懸空和傾斜測量應在滿足限差要求的情況下考慮垂曲及傾斜改正。
5.2.3標高抄測時,采取獨立施測兩次法,其限差為±3mm,所有抄測應以水準點為后視。
5.2.4垂直度觀測:若采取吊垂球時應在無風的情況下,如有風而不得不采取吊垂球時,可將垂球置于水桶內。
5.3細部放樣應遵循下列原則:
5.3.1用于細部測量的控制點或線必須經過檢驗。
5.3.2細部測量堅持由整體到局部的原則。
5.3.3有方格網的必須校正對角線。
5.3.4方向控制盡量使用距離較長的點。
5.3.5所有結構控制線必須清楚明確。
6.施工時的沉降觀測
6.1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觀測
6.1.1應設計要求,本建筑物做沉降觀測,要求在整個施工期間至沉降基本穩定止進行觀測。
6.1.2本建筑物施工時沉降觀測按二等水準測量要求進行,觀測精度如下表:
表6—1沉降觀測精度參考表
等級
標高中誤差(mm)
相鄰高差中誤差(mm)
觀測方法
往返較差復合或環形閉合差(mm)
二等
±0.5
±0.3
二等水準測量
0.6n1/2(n為測站數)
6.1.3沉降觀測點的設置:在主樓平面四角及每邊中點各一個,豎向位置為+100—150毫米。用于沉降觀測的水準點必須設在便于保護的地方。觀測點采用XX市統一制定的沉降觀測標志點(XX市沉降控制測量辦公室)。
6.1.4結構施工期間,每施工一層,復測一次;裝修期間每月復測一次,直至竣工。
6.1.5工程竣工后,第一年測四次,第二年測兩次,第三年后每年測一次,直至下沉穩定為止,一般為五年。
6.1.6觀測資料及時整理,并與土建專業技術人員已同分析成果。
7.測量復核措施及資料的整理
7.1控制材料的復核措施按2、3的敘述中進行。
7.2細部放樣采用不同人員、不同儀器,或鋼尺進行,條件不允許的可獨立施測兩次。
7.3外業記錄采用統一格式,裝訂成冊,回到內業及時整理并填寫有關表格,并由不同人員將原始資料及有關表格進行復核,對于特殊測量要有技術總結和相關說明。
7.4有高差作業或重大項目的要報請相關部門或上級單位復核并認可。
7.5對各層放樣軸線間距離等采用鋼尺量距校核,達到準確無誤。
7.6所有測量資料統一編號,分類裝訂成冊。
8.儀器的配備及人員的組成:
8.1主要儀器的配備情況
表8—1測量儀器配備一覽表
序號
測量器具名稱
型號規格
單位
數量
備注
1
光學經緯儀
J2
臺
2
工程開工即組織進場
2
自動安平水準儀
臺
1
3
鋼尺
50m
把
2
4
鋼卷尺
5m
把
10
5
塔尺
5m
把
2
8.2測量人員組成
項目技術負責人
測量技術員:2名
9.儀器保養和使用制度
1. 儀器實行專人負責制,建立儀器管理臺帳,由專人保管、填寫。
2. 所有儀器必須每年鑒定一次,并經常進行自檢。
3. 儀器必須置于專業儀器柜內,儀器柜必須干燥、無塵土。
4. 儀器使用完畢后,必須進行擦拭,并填寫使用情況表格。
5. 儀器在運輸過程中,必須手提,禁止置于有震動的車上。
6. 儀器現場使用時,司儀員不得離開儀器。
7. 水準尺不得躺放,三腳架水準尺不得作工具使用。
10.測量管理制度
10.1所有測量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10.2上崗前必須學習和掌握《城市測量規范》、《工程測量規范》、《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公司技術部制定的《測量管理制度》等基本方案。
10.3到現場放樣前,必須先熟悉圖紙,對圖紙技術交底中的有關尺寸進行計算、復核、制定具體的方案后方可進場施測。
10.4所有測量人員必須熟悉控制點的布置,并隨時巡視控制點的保存情況,如有破壞應及時匯報。
10.5測量人員應了解工程進度情況,經常同有關領導和有關部門進行業務交流。
10.6經常與技術干部保持聯系,及時掌握圖紙變更洽商,并及時將變更內容反映的圖紙上。
10.7愛護儀器,經常進行擦拭,檢查時儀器保持清潔、靈敏,并定期維修。
10.8有關外業資料要及時收集整理。
10.9定期開展業務學習,努力提高測量人員素質。
10.10必須全心全意為項目部服務,必須將所測的點或線向項目部交代清楚。
2012-08-19 09:45:35
還有0條追問正在審核中,請稍后回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