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izi2006 2011-03-02 10:34:56 | 山東省 其他專業 | 3628查看 5回答
箍筋長度計算
箍筋長度的計算是按箍筋外皮尺寸計算的嗎?所以在計算公式里才有8d這個項的?
全部回答
(5)
首答僅用{{minutesHtml}}
-
看一下這個吧,是學習課堂里的-鋼筋按中軸線計算和外皮計算理解和區別 鋼筋中按外皮計算和按中軸線計算有何區別? 鋼筋按外皮計算,這是我們預算通常的算法,大家也好理解,是鋼筋外皮的長度。 而中軸線長度從字面上講,就是鋼筋的中軸線長度。 那么外皮長度和中軸線長度有什么關系嗎? 如果是一根直的鋼筋,那么外皮長度=中軸線長度。如果鋼筋有彎折,則外皮長度>中軸線長度。 ? 因為鋼筋彎折時,外皮伸長,內皮收縮,中軸線不變,所以外皮長度肯定大于等于中軸線長度。 因此通常人們使用計算出來的外皮長度計算中軸線長度。 中軸線長度=外皮長度-彎曲調整值 如果選擇按中軸線計算時,軟件在輸出報表時,會在外皮長度上減掉彎曲調整值。所以在鋼筋明細表中都可以看到計算公式后面會減掉一個多少倍的d。 附:鋼筋彎曲調整值的計算 一、彎曲調整值的概念對于單根預算長度和下料長度是不同的,預算長度是按照鋼筋的外皮計算,下料長度是按照鋼筋的中軸線計算。例如一根預算長度為1米長的鋼筋,其下料長度不需要1米,是小于1米的,因為鋼筋在彎曲的過程中會變長,如果按照1米下料,肯定會長出一些。預算長度和下料長度的差值也就是鋼筋的彎曲調整值,也稱為量度差值。它實際上由兩方面造成的,一是由于量度的不同,例如下面這根鋼筋,預算的長度是100+300=400mm,而實際上在下料時只需要截取100-d/2+300-d/2長的一段鋼筋即可彎制成下面的形式。二是由于鋼筋在彎曲的過程中長度會變化:外皮伸長、內皮縮短、中軸線不變。二、彎曲調整值的計算在這里用到一個弧度和角度的換算公式:1rad=3.14*r*2/360,即一度角對應的弧長是0.01745r。另外《鋼筋混凝土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0204-2002)規定180度彎鉤的彎曲直徑不得小于2.5d,在下面的推導中D取2.5d。1、180度彎鉤的計算見下圖,鋼筋的直徑為d,彎曲直徑為D。按照外皮計算鋼筋的長度:L1=AE水平段的長度+CD水平段長度=300+3d按照中軸線計算鋼筋的長度:L2=AB水平段長度+BC段弧長+CD段水平長度=300-D/2-d+0.01745*(D/2+d/2)*180+3d=300+6.25d,彎曲調整值=L1-L2=3.25d 2、90度彎鉤的計算見下圖,鋼筋的直徑為d,彎曲直徑為D。按照外皮計算鋼筋的長度:L1=300+100按照中軸線計算鋼筋的長度:L2=AB水平段長度+BC段弧長+CD段豎直長度=300-D/2-d+0.01745*(D/2+d/2)*90+100-D/2-d=300+100-1.75d,彎曲調整值=L1-L2=1.75d 3、135度彎鉤的計算見下圖,鋼筋的直徑為d,彎曲直徑為D。按照外皮計算鋼筋的長度:L1=300+10d按照中軸線計算鋼筋的長度:L2=AB水平段長度+BD段弧長+DE段長度=300-D/2-d+0.01745*(D/2+d/2)*135+10d=300+10d+1.9d,彎曲調整值=L1-L2=1.9d三、彎鉤長度的計算1、計算彎鉤時的原則是無論下料長度還是預算長度都按照中軸線計算。可以想一下,我們做預算時直鋼筋180度彎鉤時取的長度是6.25d,歷來我們都是這么做的,沒有人問為什么,而實際上6.25d取的鋼筋的中軸線長度。其實箍筋、拉筋末端135彎鉤的長度計算也是一個道理,規范規定的長度是10d,而我們計算時取11.9d,同樣也是遵循上面的原則。2、需要指出的是,無論箍筋彎鉤還是拉筋彎鉤,彎折角度都是135度,這在03G101-1第35頁有明確的說明。因此如果在計算拉筋彎鉤長度時取12.5d是錯誤的。四、彎曲調整值的應用1、盡管我們對這個名詞可能不了解,但實際上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在應用它。例如上面所說的180度的彎鉤平直段長度本來是3d,而計算時取6.25d;135度彎鉤平直段長度是10d,而計算時取11.9d。2、當我們知道了90度彎鉤的彎曲調整值以后就可以根據預算長度計算下料長度了:如下圖:梁截面尺寸a=300、b=500計算箍筋的預算長度(按外皮計算):L1=(a-25*2+b-25*2)*2+(2*11.9+8)d這里對于8d是否有疑問,實際上這涉及到保護層的概念。鋼筋的保護層指的是主筋外皮到構件外邊緣的尺寸,而我們要計算箍筋的外皮長度,因此,上式中每“-25”就多減了一個箍筋的直徑,因此在后面要加上8d。計算箍筋的下料長度(按中軸線計算):L2=(a-25*2+b-25*2)*2+(2*11.9+8)d-3*1.75d這里就利用了90度彎鉤的彎曲調整值,箍筋有三個180彎鉤,應該減去“3*1.75d”。在施工中有個計算箍筋長度的公式是“2A+2B+26.8d”就是這樣推導出來的,當然,這里A、B都是指箍筋的內皮長度。 我也學習了。
2011-03-02 11:35:07
-
是的就是減去了就是了
2011-03-02 10:37:27
-
是的,你的理解是對的
2011-03-02 13:46:09
-
是按外皮長算,但如果是135°彎鉤,抗震結構的話應加11.9D
2011-03-03 21:58:08
-
結果未必是外皮,但是“先計算到外皮”這是肯定的了。結果是否是外皮度量,取決于+8d后增加的【彎鉤增加長度】和扣減的【彎曲調整值】是如何推導的。傳統算法的【彎鉤增加長度】和【彎曲調整值】都是由外皮度量開始推導的,計算結果是中軸線度量長度。
2011-03-05 13:28:13
還有0條追問正在審核中,請稍后回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