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alfox@126.com 2010-07-22 18:34:50 | 廣東省 鋼筋算量GGJ2013 | 983查看 2回答
梁的鋼筋類型以及計算方法
None
全部回答
(2)
首答僅用{{minutesHtml}}
-
已采納回答:梁鋼筋計算如下說明 (1) 框架梁 一、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 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么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 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鋼筋: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么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么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么,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并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件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 ≤800mm 夾角=45° 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1、中間支座負筋 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 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 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后中間支座值); 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后中間支座值)。 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LN為支座兩邊跨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對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簡單的解釋,與框架梁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于: 1、 普通梁箍筋設置時不再區分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問題; 2、 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0.5Hc+5d的判斷值。 未盡解釋請參考03G101-1說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負筋的延伸長度為Ln/3; 2、下部縱筋端支座錨固值處理同框架梁; 3、上部縱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梁高-保護層+Lae,第二排主筋錨固長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錨,再橫向彎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圍為≥0.2Ln1≥1.5hb; 7、 側面構造鋼筋與抗扭鋼筋處理與框架梁一致。
2010-07-22 18:36:32
-
答;我這里有相關的鋼筋計算,你可以加我好友,發送給你,你查看一下.
2010-07-22 18:49:04
還有0條追問正在審核中,請稍后回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