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zaichuntian 2010-06-02 10:14:31 | 北京市 其他專業 | 1386查看 5回答
索賠的計算方法
項目經理部在計算索賠費用時,準確程度最高的方法是什么?
全部回答
(5)
首答僅用{{minutesHtml}}
-
已采納當然是實物單價法是最準確的方法,就是比較復雜,需要詳細的計算,沒有比例法來的快
2010-06-02 10:20:36
-
個人覺得實際費用法計算的比較準確吧,是以承包商為索賠工作所實際支付的開支為依據
2010-06-02 10:28:40
-
一、工期索賠計算 工期索賠的計算主要有網絡圖分析和比例計算法兩種。 網絡分析法是利用進度計劃的網絡圖,分析其關鍵線路。如果延誤的工作為關鍵工作,則延誤的時間為索賠的工期;如果延誤的工作為非關鍵工作,當該工作由于延誤超過時限制而成為關鍵時,可以索賠延誤時間與時差的差值;若該工作延誤后仍為非關鍵工作,則不存在工期索賠問題。 可以看出,網絡分析要求承包商切實使用網絡技術進行進度控制,才能依據網絡計劃提出工期索賠。按照網絡分析得出的工期索賠值是科學合理的,容易得到認可。 比例計算法的公式為: 對于已知部分工程的延期的時間: 工期索賠值=受干擾部分工程的合同價×該受干擾部分工期拖延時間 原合同總價 對于已知額外增加工程量的價格: 工期索賠值=額外增加的工程量的價格×原合同總工期 原合同總價 比例計算法簡單方便,但有時不符合實際情況,比例計算法不適用于變更施工順序、加速施工、刪減工程量等事件的索賠。 ⑶ 施工機械費索賠 機械費索賠包括增加臺班數量、機械閑置或工作效率降低、臺班費率上漲等費用。 臺班費率按照有關定額和標準手冊取值。對于工作效率降低,應參考勞動生產率降低的人工索賠的計算方法。臺班量的計算數據來自機械使用記錄。對于租賃的機械,取費標準按租賃合同計算。 對于機械閑置費,有兩種計算方法。一是按公布的行業標準租賃費率進行折減計算,二是按定額標準的計算方法,一般建議將其中的不變費用和可變費用分別扣除一定的百分比進行計算。 對于工程師指令進行計日工作的,按計日工作表中的費率計算。 ⑷ 現場管理費索賠計算 現場管理費包括工地的臨時設施費、通訊費、辦公費、現場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的工資等。 現場管理費索賠計算的方法一般為: 現場管理費索賠值=索賠的直接成本費用×現場管理費率 現場管理費率的確定選用下面的方法: ①合同百分比法。即管理費比率在合同中規定。 ②行業平均水平法。即采用公開認可的行業標準費率。 ③原始估價法。即采用投標報價時確定的費率。 ④歷史數據法。即采用以往相似工程的管理費率。 ⑸ 總部管理費索賠計算 總部管理費是承包商的上級部門提取的管理費,如公司總部辦公樓折舊、總部職員工資、交通差旅費、通訊、廣告費等。 總部管理費與現場管理費相比,數額較為固定,一般僅在工程延期和工程范圍變更時才允許索賠總部管理費。目前國際上應用得最多的總部管理費索賠的計算方法 是 Eichealy 公式。該公式是在獲得工程延期索賠后進一步獲得總部管理費索賠的計算方法。對于獲得工程成本索賠后,也可參照本公式的計算方法進一步獲得總部管理費索賠。 ①對于已獲延期索賠的Eichealy 公式是根據日費率分攤的辦法,其計算步驟如下: a.延期的合同應分攤的管理費(A)=(被延期合同原價/同期公司所有合同價之和)×同期公司計劃總部管理費; b.單位時間(日或周)總部管理費率(B)=(A)/計劃合同工期(日或周); c.總部管理費索賠值(C)=(B)×工程延期索賠(日或周)。 【例】 某承包商承包一工程,原計劃合同期為240天,在實施過程中拖期60天,即實際工期為300天。原計劃的240天內,承包商的經營狀況見表3. 承包商經營狀況表(單位:元) 表3 拖 期 合 同 其 他 合 同 總 計 合 同 額 200000 400000 600000 直接成本 180000 320000 500000 總部管理費 60000 則(A)=(200000/600000)×60000=20000(元) (B)=(A)/240=20000/240 (C)=(B)×60=20000/240×60=5000(元) 若用合同的直接成本來代替合同額,則 (A1)=180000/500000×60000=21600(元) (B1)=(A1)/240=21600/240 (C1)=(B1)×60=21600/240×60=5400(元) Eichealy 公式在工程拖期后的總部管理索賠的前提條件是:若工程延期,就相當于該工程占用了應調往其他工程合同的施工力量,這樣就損失了在該工程合同中應得的總部管理費。也就是說,由于該工程拖期,影響了總部在這一時期內其他合同的收入,總部管理費應該在延期項目中索補。 ②對于已獲得工程直接成本索賠的總部管理費的計算也可用Eichealy型公式計算: a.被索賠合同應分攤總部管理費(A1)=被索賠合同原計劃直接成本/同期所有合同直接成本總和×同期公司計劃總部管理費; b.每元直接成本包含的總部管理費用(B1)=(A1)/被索賠合同計劃直接成本; c.應索賠總部管理費(C1)=(B1)×工程直接成本索賠值。 ⑹ 融資成本、利潤與機會利潤損失的索賠 融資成本又稱資金成本,即取得和使用資金所付出的代價,其中最主要的是支出資金供應者的利息。由于承包商只有在索賠事件處理完結后一段時間內才能得到其索賠的金額,所以承包商往往需從銀行貸款或以自有資金墊付,這就產生了融資成本問題,主要表現在額外貸款利息的支付和自有資金的機會利潤損失,在以下情況中,可以索賠利息: ①業主推遲支付工程款的保留金,這種金額的利息通常以合同約定的利率計算。 ②承包商借款或動用自有資金彌補合法索賠事項所引起的現金流量缺口,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參照有關金融機構的利率標準,或者擬定把這些資金用于其他工程承包項目可得到的收益來計算索賠金額,后者實際上是機會利潤損失的計算。 利潤是完成一定工程量的報酬,因此在工程量的增加時可索賠利潤。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對利潤的理解和規定有所不同,有的將利潤歸入總部管理費中,則不能單獨索賠利潤。 機會利潤損失是由于工程延期工合同終止而使承包商失去承攬其他工程的機會而造成的損失,在某些國家和地區,是可以索賠機會利潤損失的。 二、經濟索賠計算 1.總費用法和修正的總費用法 總費用法又稱總成本法,就是計算出該項工程的總費用,再從這個已實際開支的總費用中減去投標報價時的成本費用,即為要求補償的索賠費用額。 總費用法并不十分科學,但仍被經常采用,原因是對于某些索賠事件,難于精確地確定它們導致的各項費用增加額。 一般認為在具備以下條件時采用總費用法是合理的: ⑴ 已開支的實際總費用經過審核,認為是比較合理的; ⑵ 承包商的原始報價是比較合理的; ⑶ 費用的增加是由于對方原因造成的,其中沒有承包商管理不善的責任; ⑷ 由于該項索賠事件的性質以及現場記錄的不足,難于采用更精確的計算方法。 修正總費用法是指對難于用實際總費用進行審核的,可以考慮是否能計算出與索賠事件有關的單項工程的實際總費用和該單項工程的投標報價。若可行,可按其單項工程的實際費用與報價的差值來計算其索賠的金額。 2.分項法 分項法是將索賠的損失的費用分項進行計算,其內容如下: ⑴ 人工費索賠 人工費索賠包括額外雇傭勞務人員、加班工作、工資上漲、人員閑置和勞動生產率降低的費用。 對于額外雇傭勞務人員和加班工作,用投標時的人工單價乘以工時數即可,對于人員閑置費用,一般折算為人工單價的0.75;工資上漲是指由于工程變更,使承包商的大量人力資源的使用從前期推到后期,而后期工資水平上調,因此應得到相應的補償。 有時工程師指令進行計日工,則人工費按計日工表中的人工單價計算。 對于勞動生產率降低導致的人工費索賠,一般可用如下方法計算: ① 實際成本和預算成本比較法。這種方法是對受干擾影響工作的實際成本與合同中的預算成本進行比較,索賠其差額。這種方法需要有正確合理的估價體系和詳細的施工記錄。如某工程的現場混凝土模板制作,原計劃20000m2,估計人工工時為20000,直接人工成本為32000美元。因業主未及時提供現場施工的場地占有權,使承包商被迫在雨季進行該項工作,實際人工工時24000,人工成本為38400美元,使承包商造成生產率降低的損失為6400美元。這種索賠,只要預算成本和實際成本計算合理,成本的增加確屬業主的原因,其索賠成功的把握是很大的。 ②正常施工期與受影響期比較法。這種方法是在承包商的正常施工受到干擾,生產率下降,通過比較正常條件下的生產率和干擾狀態下的生產率,得出生產率降低值,以此為基礎進行索賠。 如某工程吊裝澆注混凝土,前5天工作正常,第6天起業主架設臨時電線,共有6天時間使吊車不能在正常角度下工作,導致吊運混凝土的方量減少。承包商有未受干擾時正常施工記錄和受干擾時施工記錄,如表1和表2所示。 未受干擾時正常施工記錄(m3/h)表1 時間(天) 1 2 3 4 5 平均值 平均勞動生產率 7 6 6.5 8 6 6.7 受干擾時施工記錄(m3/h)表2 時間(天) 1 2 3 4 5 6 平均值 平均勞動生產率 5 5 4 4.5 6 4 4.75 通過以上施工記錄比較,勞動生產率降低值為: 6.7-4.75=1.95 m3/h 索賠費用的計算公式為: 索賠費用=計劃臺班×(勞動生產率降低值/預期勞動生產率)×臺班單價 ⑵ 材料費索賠 材料費索賠包括材料消耗量增加和材料單位成本增加兩種方面。追加額外工作、變更工程性質、改變施工方法等,都可能造成材料用量的增加或使用不同的材料。材料單位成本增加的原因包括材料價格上漲、手續費增加、運輸費用(運距加長、二次倒運等)、倉儲保管費增加等等。 材料費索賠需要提供準確的數據和充分的證據。
2010-06-02 17:54:43
-
各種索賠都應有相應的現場簽證作為證明材料,以證明材料為依據,按實際發生的人工、材料、機械等的相應損失作為基數,按定額規定的費率,計算出相應的管理費用、利潤,然后將實際發生的成本+相應的管理費用+相應的利潤計算出結果即可。若索賠不計入工程造價,則可以不考慮規費和稅金。若索賠計入工程總造價,則可考慮計算規費和稅金。
2010-06-03 14:13:37
-
項目經理部在計算索賠費用時,準確程度最高的方法是什么? 答:成本加利潤的計算方法。
2010-06-02 12:51:48
還有0條追問正在審核中,請稍后回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