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HA 2009-04-14 14:55:09 | 遼寧省 其他專業 | 520查看 6回答
梁的鋼筋問題
你好,我是個新手. 我想問: 1.做梁的鋼筋時是先把梁布置好,再進行配筋還是布一道筋配一道梁的鋼筋.哪個好 2.當出現梁是梁的支座時,是先設支座,還是先配筋 3.一個2跨的梁相對軸線的偏心不一樣,用表格輸入偏心值后,對鋼筋沒有影響呀 4.同名梁的鋼筋發現原位標注的截面沒有復制到同名梁中,應怎么操作呀
全部回答
(6)
首答僅用{{minutesHtml}}
-
已采納1、建立梁構件,定義梁的“集中標注”鋼筋,畫圖布置所有的梁。 2、提取梁跨,提取順序:框架梁--次梁,次梁必須先提取斷面尺寸大的。(梁跨提取的順序,會減少梁支座識別的錯誤,而且能將次梁寬度正確的識別,減少在原位標注的時候去輸入次梁的寬度) 3、當出現梁的支座有問題時,應該先刪除或增加支座,然后再進行原位標注。 4、多跨梁的中心線不在一條軸線上時,在原位標注中修改“距左邊線距離”不會影響鋼筋的計算。 5、同名稱的梁,提取梁跨時,先只提取一根,其它的不要提取,對提取梁跨的這根梁進行原位標注,然后,采用“應用同名梁”--“同名稱未識別的梁”,這樣在原位標注中修改了的截面尺寸,均能識別。 6、如果同名稱的其它梁已經提取梁跨,選擇該梁,點擊識別右鍵--“構件屬性編輯”,把“跨數量”刪除,該梁就變成了未提取梁跨的梁(紅色),就可以按第5條的方法操作。 以上方法是我多個工程的經驗,僅供參考。
2009-04-14 16:32:10
-
1.做梁的鋼筋時是先把梁布置好,再進行配筋還是布一道筋配一道梁的鋼筋.哪個好 先定義梁,做“集中標注”的筋配,梁定義完后,再按圖進行布置,補“原位標注”的筋配,這樣會快一點兒。 2.當出現梁是梁的支座時,是先設支座,還是先配筋 構件定義完后,布置-識別支座-補“原位標注”的筋配。 3.一個2跨的梁相對軸線的偏心不一樣,用表格輸入偏心值后,對鋼筋沒有影響呀 對鋼筋計算是沒有影響的。 4.同名梁的鋼筋發現原位標注的截面沒有復制到同名梁中,應怎么操作呀 找到同名梁,直接修改原位標注的截面數據。
2009-04-14 15:24:25
-
1.做梁的鋼筋時是先把梁布置好,再進行配筋還是布一道筋配一道梁的鋼筋.哪個好 回答:在畫梁構件時候,最好是先把所有梁畫上去,然后按照先識別主梁梁跨,再識別次梁梁跨,這樣就可以把主梁上的次梁加筋識別過來。而且梁跨數也識別比較準確。最后在原位標注的功能里把梁的原位鋼筋輸進去。 2.當出現梁是梁的支座時,是先設支座,還是先配筋 回答:先設置支座,再來配筋。 3.一個2跨的梁相對軸線的偏心不一樣,用表格輸入偏心值后,對鋼筋沒有影響呀 回答:偏心值的輸入會影響鋼筋計算的,鋼筋會按照你輸入的位置計算鋼筋。 4.同名梁的鋼筋發現原位標注的截面沒有復制到同名梁中,應怎么操作呀 回答:用同名梁識別功能應該能識別啊,如果出現不識別,看看跨數是不是一樣。
2009-04-14 16:42:15
-
1.做梁的鋼筋時是先把梁布置好,再進行配筋還是布一道筋配一道梁的鋼筋.哪個好 建立梁構件時,就可以將梁的配筋輸入進去,建立一個梁構件,就輸入 一個梁的鋼筋信息,這樣不用返回頭再去輸入鋼筋信息,以免遺忘; 2、當出現梁是梁的支座時,是先設支座,還是先配筋: 先畫梁,然后再進行原位標注,這樣軟件會自動識別支卒,減少手動識別支座的工作量; 3.一個2跨的梁相對軸線的偏心不一樣,用表格輸入偏心值后,對鋼筋沒有影響呀 是沒有影響的。如果高度方向的偏差,是有影響的。 4.同名梁的鋼筋發現原位標注的截面沒有復制到同名梁中,應怎么操作呀: 在原位標注下面的平法表格中,直接進行修改就可以了。
2009-04-14 15:02:11
-
1.做梁的鋼筋時先選取一條集中標注用的最多的梁按軸線把全部布置完,再進行修改集中標注和原位標注,這樣比較快捷。 2.當出現梁是梁的支座時,應先配筋然后設支座。 3.一個2跨的梁相對軸線的偏心不一樣,可以分解為兩條梁來處理,注意支座配筋就是。 4.同名梁的鋼筋發現原位標注的截面沒有復制到同名梁中,應在原位標注里進行修改。
2009-04-14 15:06:08
-
你可以先把量畫好,名稱命好,之后在原位標注里加筋,做好一個梁后,應用到同名梁是最快的
2009-04-14 15:07:30
還有0條追問正在審核中,請稍后回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