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agcc 2012-08-30 15:30:36 | 陜西省 其他專業 | 1325查看 1回答
安全技術交底—主體工程--模板(定型組合鋼模板)安裝與拆除
安全技術交底—主體工程--模板(定型組合鋼模板)安裝與拆除
全部回答
(1)
首答僅用{{minutesHtml}}
-
已采納
一、施工準備
1.材料
(1)組合鋼模板材料由鋼模及配件組成。
1)平面模板規格
長度: 450mm, 600mm、 750mm、 900mm、 1200mm、 l500mm。
寬度: 100mm、 l50mm、 200mm、 250mm、 300mm。
2)定型鋼角模:陰陽角模、聯接角模。
3)聯結附件:U型卡、L型插銷、3型扣件、碟型扣件、鉤頭螺栓、穿墻螺栓、緊固螺栓。
4)支撐系統:柱箍、鋼花梁、木枋、墻箍、鋼管門式腳手架、可調鋼支頂、可調上
托、鋼桁架、木材。
5)脫模劑。
(2)SP一模板系列材料(即鋼作竹膠合板面模板)
1)模板規格
長度: 900mm、 1200mm、 l500mm。
寬度: 200mm、 300mm、 600mm。
厚度: 55mm、 70mm。
2) 定型鋼角模:活動鉸模、聯結角模、改形聯接角模、固定陰陽角模。
3) 聯結附件:鋼管卡、方鋼卡、楔形插銷、穿墻螺栓、聯接螺栓。
4) 支撐系統:柱箍、方鋼墻箍、鋼管、門式腳手架、可調鋼支頂、可調上托、鋼桁
架、木枋、木材。
5)脫模劑。
2.作業條件
(1)模板設計已完成,有模板設計圖紙。
(2)模板按區段進行編號,并涂好脫模劑,分規格堆放。
(3)根據模板設計圖,放好軸線和模板邊線、足好生口位置和水平控制標高,墻、柱模板底邊應做水泥砂漿找平層。
(4)墻柱鋼筋綁扎完畢,水電管線及預埋已安裝,綁好鋼筋保護層墊塊,并辦完隱蔽驗收手續。
(5)斜支撐的支承點或鋼筋錨環牢固可靠。二、操作工藝
1.基礎模板安裝
(1) 根據基礎墨線釘好壓腳板,用U型卡或聯接銷子把定型模板扣緊固定。
(2)安裝四周龍骨及支撐,并將鋼筋位置固定好,復核無誤。
2、柱模板安裝
(1) 按照放線位置釘好壓腳板。
(2) 按柱模板設計圖的模板位置,由上至下安裝模板,模板之間用插銷插緊,轉角位置用聯接角模將兩模板連接。
(3) 安裝柱箍:柱箍可用鋼管、型鋼等制成,柱箍應根據柱模尺寸、側壓力大小等因素進行設計選擇,必要時可增加穿墻螺栓。
(4) 安裝柱模的拉桿或斜撐:柱模每邊的拉桿或頂桿,固定于事先預埋在樓板內的鋼筋環上,用花籃螺栓或可調節螺桿調節校正模板的垂直度,拉桿或頂桿的支撐點要牢固可靠,與地面的夾角宜不大于45度。
3.剪力墻模安裝
(1) 按放線位置釘好壓腳板,然后進行模板的拼裝,邊安裝邊插入穿墻螺栓和套管。穿墻螺栓的規格和間距應符合模板設計規定。
(2) 有門窗洞口的墻體宜先安放好一側的模板,待彈好門洞口位置線后再進行另一側模板的安裝,且另一側模板安裝前,應清掃墻內雜物。
(3) 根據模板設計要求安裝墻模的拉桿或斜撐。一般內墻可以在兩側加斜撐,若為外墻時應在內側同時安裝拉桿和斜撐,且邊安裝邊校正其平整度和垂直度。
(4) 模板安裝完畢,應檢查一遍扣件、螺栓、拉頂撐是否牢固,模板拼縫以及底邊是否嚴密,特別是門窗洞邊的模板支撐是否牢固。
4、 梁模板安裝
(1) 在柱子上彈出軸線、梁位置線和水平線。
(2) 梁支架的排列、間距要符合模板設計和施工方案的規定,一般情況下,采用可調式鋼支頂,其間距為400~1000mm不等,具體視龍骨排列而定;采用門架支頂加可調上托時,其間距為600、900、1800mm等。
(3) 按設計標高調整支柱的標高,然后安裝木枋或鋼龍骨,鋪上梁底板,并拉線找平。當梁底板跨度等于及大于4m時,梁底應按設計要求起拱,如設計無要求時,起拱高度為梁跨的1‰~3‰ 。
(4) 支頂之間應設水平拉桿和剪刀撐,其豎向間距不大于2m,若采用門式架支頂,門架之間應用交叉桿聯結。若樓層高度超過4.5m以上時,要另行設計。
(5) 支頂若支撐在基礎土面時,應對基土平整夯實,滿足承載力要求并加入木墊板或混凝士墊板等有效措施,確保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不會發生支頂下沉。
(6) 梁的兩側模板通過聯接模用U型或插銷與底板連接。
(7) 當梁高超過750mm時,梁側模板宜加穿梁螺栓加固。
(8) 梁柱接頭的模板構造應根據工程特點進行設計和加工。
5、 樓板模板安裝
(1) 地面應夯實,并鋪墊腳板。采用多層支架支模時,支頂應垂直,上下支頂應在同一豎向中心線上,并且要保證多層支架間在豎向與水平向的穩定。
(2) 支頂與龍骨的排列和間距,應符合考慮樓板的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載大小的模板設計。一般情況下支頂間距為800~1200mm,大龍骨間距為600~1200mm,小龍骨間距為400~600mm,支頂排列要考慮設置施工通道。
(3) 通線調節支頂高度,將大龍骨找平。
(4) 鋪模板時可從一側開始鋪,每兩塊板間的邊肋上用U型卡連接,生口板位置可
用L型插銷連接,U型卡間距不宜大于300mm。卡緊方向應正反相間,不要同一方向。
對拼縫不足50mm,可用木板代替。若采用SP一模板系列,除沿梁周邊鋪設的模板邊肋
上用楔形插銷連接外,中間鋪設的模板不用插銷連接。與梁模板交接處可通過固定角模用插銷連接,收口拼縫處可用木模板或用特制尺寸的模板代替,但拼縫要嚴密。
(5)樓面模板鋪完后,應檢查支柱是否牢固,模板之間連接的U型卡或插銷有否脫落、漏插,然后將樓面清掃干凈。
6.模板拆除
(1)柱子模板拆除:先拆掉斜拉桿或斜支撐,然后拆掉柱箍及對拉螺栓,接著拆連接模板的U型卡或插銷,然后用撬棍輕輕撬動模板,使模板與混凝土脫離。
(2)墻模板拆除:先拆除斜拉桿或斜支撐,再拆除穿墻螺栓及縱橫龍骨或鋼管卡,接著將U型卡或插銷等附件拆下,然后用撬棍輕輕撬動模板,使模板離開墻體,將模板逐塊傳下堆放。
(3)樓板、梁模板拆除
1)先將支柱上的可調上托松下,使代龍與模板分離,并讓龍骨降至水平拉桿上,接著拆下全部U型卡或插銷及連接模板的附件,再用鋼釬撬動模板,使模板塊降下由代龍支承,拿下模板和代龍,然后拆除水平拉桿及剪刀撐和支柱。
2)拆除模板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安全的地方。
3)拆除跨度較大的梁下支頂時,應先從跨中開始,分別向兩端拆除。
4)樓層較高,支模采用雙層排架時,先拆上層排架,使龍骨和模板落在底層排架
上,待上層模板全部運出后再拆下層排架。
5)若采用早拆型模板支撐系統時,支頂應在混凝士強度等級達到設計的100%方可
拆除。
6)拆下的模板及時清理粘結物,涂刷脫模劑,并分類堆放整齊,拆下的扣件及時集
中統一管理。
7、 成品保護
(1)模板安裝時,不得隨意開孔,穿墻螺栓應在鋼加勁肋的鋼環中穿過或在板縫中加木條安穿墻螺栓。預留鋼筋可一端彎成90°與混凝士墻鋼筋焊接或扎牢,另一端用鐵線綁牢,從板縫中拉紫緊貼模板內面,拆模后再拉出。
(2)模板豎向安裝時,加勁肋的凹面須向下安裝。
(3)拆模時不得用大錘硬砸或用撬棍硬撬,以免損壞模板邊框。
(4)操作和運輸過程中,不得拋擲模板。
(5)模板每次拆除以后,必須進行清理,涂刷脫模劑,分類堆放。
(6)在模板面進行鋼筋等焊接工作時,必須用石棉板或薄鋼板隔離;泵送混凝士的布料架腳和輸送混凝士管支架腳下應加墊板等有效措施。
(7)拆下的模板如發現脫焊、變形等時,應及時修理。拆下的零星配件應用箱或袋收集。三、質量標準
1、保證項目
模板及其支架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其支承部分應有足夠的支承面
積,如安裝在基士上,基士必須堅實,并有排水措施。
2.基本項目
模板接縫寬度不得大于1.5mm。
模板表面清理干凈并采取防止粘結措施,模板上粘漿和漏涂隔離劑累計面積:墻、板應不大于1000cm2;柱、梁應不大于400cm2。
3.允許偏差
定型組合鋼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
(1) 基礎軸線位移:單層5mm;高層框架5mm;多層大模5mm;高層大模5mm。
(2) 柱、墻、梁、軸線位移:單層5mm;高層框架3mm;多層大模5mm;高層大模3mm。
(3) 標高;單層±5mm;高層框架+2,-5mm;多層大模±5mm;高層大模±10mm。
(4) 基礎截面尺寸:單層±10mm;高層框架±10mm;多層大模±10mm;高層大模±10mm。
(5) 柱、墻、梁截面尺寸:單層+4,-5mm;高層框架+2,-5mm;多層大模±2mm;高層大模±2mm。
(6) 每層垂直度:單層3mm;高層框架3mm;多層大模3mm;高層大模3mm。
(7) 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單層2mm;高層框架2mm;多層大模2mm;高層大模2mm。
(8) 表面平整度:單層5mm;高層框架5mm;多層大模2mm;高層大模2mm。
(9) 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移:單層3mm;高層框架3mm;多層大模3mm;高層大模3mm。
(10) 預埋管預留孔中心線位移:單層3mm;高層框架3mm;多層大模3mm;高層大模3mm。
(11) 預埋螺栓中心線位移:單層2mm;高層框架2mm;多層大模2mm;高層大模2mm。
(12) 預埋螺栓外露長度:單層+10,-0mm;高層框架+10,-0mm;多層大模+10,-0mm;高層大模+10,-0mm。
(13) 預留洞中心線位移:單層10mm;高層框架10mm;多層大模10mm;高層大模10mm。
(14) 預留洞截面內部尺寸:單層+10,-0mm;高層框架+10,-0mm;多層大模+10,-0mm;高層大模+10,-0mm。
四、避免工程質量通病
(1) 柱模板容易產生的問題:柱位移,截面尺寸不準,混凝士保護層過大,柱身扭曲,梁柱接頭偏差大。
防止方法:支模前按墨線校正鋼筋位置,釘好壓腳板;轉角部位應采用聯接角模以保證角度準確;柱箍形式、規格、間距要根據柱截面大小及高度進行設計確定;梁柱接頭模板要按大樣圖進行安裝,而且聯接要牢固。
(2) 墻模板容易產生的問題:墻體混凝土厚薄不一致,上口過大,墻體爛腳,墻體不垂直。
防止辦法:模板之間連接用的U型卡或插銷不宜過疏,穿墻螺栓的規格和間距應按設計確定,除地下室外壁之外均要設置穿墻螺栓套管;龍骨不宜采用鋼花梁;穿墻螺栓的直徑、間距和墊塊規格要符合設計要求;墻梁交接處和墻頂上口應設拉結;外墻所設的拉、頂支撐要牢固可靠,支撐的間距、位置宜由模板設計確定。模板安裝前模板底邊應先批好水泥砂漿找平層,以防漏漿。
(3) 梁和樓板的模板容易產生的問題: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梁側面鼓出,梁上口尺寸加大,板中部下撓,生蜂窩麻面。
防止辦法:750mm梁高以下模板之間的聯接插銷不少于兩道,粱底與梁側板宜用聯接角模進行聯接,大于750mm梁高的側板,宜加穿墻螺栓。模板支頂的尺寸和間距的排列,要確保支撐系統有足夠的剛度,模板支頂的底部應在堅實地面上,梁板跨度大于4m者,如設計無要求則按規范要求起拱。五、主要安全技術措施
(1)廢爛木材不能用作龍骨。
(2)安裝、拆除外墻外模板時,必須確認外腳手架符合安全要求。
(3)內模板安裝高度超過2.5m時,應搭設臨時腳手架。
(4)在4m以上高空拆除模板時,不得讓模板、材料自由下落,更不得大面積同時撬落,操作時必須注意下方人員的動向。
(5)正在施工澆搗的樓板其下一層樓板的支頂不準拆除。
(6)安裝二層及二層以上的外圍墻、柱及梁模板,應先搭設腳手架或安全網。
(7) 水平拉桿不準釘在腳手架或跳板等不穩定物體上。2012-08-30 15:30:36
還有0條追問正在審核中,請稍后回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