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agcc 2012-06-29 19:43:24 | 陜西省 其他專業 | 1151查看 1回答
挖土方邊坡塌方預控措施
挖土方邊坡塌方預控措施?
全部回答
(1)
首答僅用{{minutesHtml}}
-
已采納
一、施工準備
(1)編制施工方案。清除和處理施工區域內的地上、地下障礙物。
(2)做好排水坡向,挖好排水溝。
(3)測設標準軸線樁、定位控制樁、開挖白灰線、水準點。并對要開挖的基礎進行測量定位、定出
開挖寬度等。
(4)降低地下水位,一般降至槽底標高下0.5~1.0m。
二、操作工藝
(1)人工挖土:開挖淺的條基,不放坡時,應先沿灰線切出槽邊的輪廓線,然后自上而下分層
開挖。每層600mm深,每層應清底和出土,逐步挖掘;在挖方上側棄土時,應保證邊坡和
直立壁的穩定,拋的土應距槽邊800mm以外;在接近地下水位時,應先完成標高低處的挖
方,以便在該處集中排水;挖到一定深度時,測量工及時抄出距槽底500mm平線;挖至槽
底標高后,由兩端軸線樁拉通線,然后修槽清底。開挖放坡基槽時,應先按規定的坡度
粗略開挖,再分層按坡度做出坡度線,每隔3m做一線,以此線為準進行鏟坡;開挖深槽時,
應在槽幫中間留出800mm左右的倒土臺,開挖大面積淺基坑時,沉坑三面開挖,挖出的土
裝車后由未挖的一面運出;雨季開挖,應逐段逐片分期完成,注意邊坡穩定,加強對邊坡、
支撐、圍堰等措施的檢查;冬季開挖日,應防止地基土受凍。
(2)機械開挖,深度2m以內的大面積基坑開挖,宜采用推土機大面積土方一次開挖的可采用
鏟運機;面積大且深的基礎,多采用正鏟挖掘,操作面較狹窄,且有地下水可采用反鏟挖
掘機;深5m以上,宜分層開挖,或開溝道可用正鏟挖掘機下坑分層開挖;面積大且很深的
基坑可采用多層接力開挖方法,用翻斗車運出土方;在地下水中挖土可用拉鏟或抓鏟。
根據施工方案確定的開挖路線、順序、土方堆放地點等要求進行挖土。大面積基坑底
標高不一,采取先整片挖至一平均標高,再挖個別較深部位。一次開挖深度5m以上時,
宜分二~3層開挖,并修10%~15%坡道,供挖土及運輸車輛進出。面積和深度均較大的
基坑,通常采用分層挖土。大型軟土基坑,可采用“接力挖土法”。面積不大深度較大
的基坑,采用機械接力挖運土方方法和人工與機械合理配合挖土,最后用搭枕木垛的方
法,使挖土機開出基坑。機械開挖應由深而淺,基底與邊坡應預留一層300~500mm厚度
土層由人工清除找平。
三、預控措施
(1)對永久性挖方的邊坡坡度,應按設計要求放坡,一般在1:1~1:1.5之間。對使用時間較長的
臨時性挖方邊坡,土質較好時,邊坡可放寬一些。
(2)開挖基坑(槽)和管溝,土質條件好,地下水位低于其底面標高時,挖方深度5m以內不加支
撐的邊坡坡度在1:0.33~1:1.5。施工期較長,挖方深度大于2m以上時,應作成直立壁
加支撐。
(3)做好地面排水措施,避免積水。當有地下水時,應及時采取降排水措施。
(4)在坡頂上棄土、堆載時,棄 土堆坡腳至挖方上邊緣的距離,應根據挖方深度、邊坡坡度
和土的性質確定。土質干燥密實時,其距離不得少于3m,土質松軟時,不得小于5m。
(5)土方開挖應自上而下分段分層、依次進行,隨時作成一定的坡勢,以利泄水,避免先挖坡
腳,造成坡體失穩
2012-06-29 19:43:25
還有0條追問正在審核中,請稍后回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