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鳥 2012-06-07 17:46:40 | 四川省 其他專業 | 3003查看 3回答
求單層工業廠房結構吊裝施工組織方案設計?
一、工程概況 (一)主要內容 1.房屋基本情況:工程項目、結構形式、跨度、長度、柱距、節間、建筑面積、廠房走向、方位、廠房與周圍的關系(如:廠房與原有建筑物的相距情況,有無預留擴建場地、廠區道路設施及運輸情況等)。 2.構件選用情況:要求分跨介紹,主要承重構件名稱、類型、規格、尺寸;主要有承重構件的控制標高(柱子:牛腿標高、屋架:下弦標高,連系梁:梁底標高,房屋、屋頂最高標高):抗風柱的設置(位置、間距)。 3.主要構件的生產情況:柱子、屋架采用現場生產;吊車梁、聯系梁、基礎梁、屋面板、天溝板等構件采用預制生產,運入現場后按規定位置排放。 (二)具體要求 1.文字敘述應作到清楚、正確、簡潔。 2.按適當比例在計算書上畫出車間平面位置圖、結構布置平面圖和剖面圖。 3.書寫及作圖均應符合規定(以下同此要求) 二、主要承重結構一覽表 (一)主要內容 1.構件名稱及編號; 2.構件數量; 3.構件重量 4.構件長度; 5.安裝標高。 (二)具體要求 1.選擇基礎梁、連系梁、柱子、屋架、吊車梁、屋面板、天溝板進行有關統計、計算。要求準備,不得漏項、漏件或打算失誤。 2.將以上結果通過表格反映。 附:“主要承重結構一覽表” 項次 跨度 軸線 構件名稱及編號 構件數量 構件重量 構件長度 安裝標高 三、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一)主要內容 1.場地清理與道路鋪設 要求:起重機開行路線,道路清理與壓實,雨季施工排水等。 2.裝配工鋼筋砼杯形基礎的準備 要點:定位軸線,杯底抄平,杯口彈線,杯口覆蓋,基坑回填等。 3.構件的運輸方法及注意事項: 要點:運輸工具的選擇,各類構件的運輸方法,運輸時的注意事項(強度、支承位置、裝車方向、運輸道路、運輸順序、卸車位置等)運輸的要求等。 4.構件的就位和堆放 要點:位置確定,堆放場地,堆放層數,構件穩定等。 5.構件的拼裝與加固 天窗架、大跨度屋架和組合屋架等,為了使運輸及避免在過程中損失,一般在預制廠先預制成塊體,運往工地后在拼裝成整體。由于工程的屋架采用現場生產,故需拼裝的構件主要是天窗架。 6.構件的檢查與清理 要點:構件的型號與數量,構件吊裝時的強度,構件的外行尺寸,預埋件的位置及尺寸,構件質量(有無缺陷、損傷、變形、裂縫等)等。 7.構件的彈性與編號 要點:柱、屋架、梁的彈線位置及彈線方式,編號的位置。 8.料具的準備 要點:鋼絲繩、吊具、滑車、電焊機、梯子、墊片、模塊等。 (二)具體要求 1.結合工程實際,逐條考慮,做到準備工作全面完整,合理可行。 2.文字敘述簡練、通順、避免不便條件、不分場合的大段摘錄教科書有關章節。 四、起重機選擇及工作參數計算 (一)主要內容 1.起重機的選擇 起重機的選擇主要是根據廠房跨度、構件重量、吊裝高度、現場條件及現有設備等確定。 先確定起重機的類型,然后進一步選擇起重機的型號及起重臂長度。所選起重機的三個工作參數:起重量、起重高度、起重半徑(起重幅度)均應滿足結構吊裝的要求。 當起重機可以不受限制的開到構件吊裝位置附近去吊裝構件時,在計算了起重量Q及起重高度H之后,便可查閱起重機工作性能表或曲線來選擇起重機型號及起重臂長度,并可查的與一定起重量Q,起重高度H對應的起重半徑R,以此作為確定起重機開行路線及停機位置時的參考。 當起重機不能直接開到構件吊裝位置附近去吊裝構件時,這時便要根據起重量Q起重高度H及起重半徑R三個參數,查閱起重機工作性能表或曲線來選擇起重機的型號及起重臂長度。 同一種型號的起重機可能有幾種不同的起重臂,應選擇一種既能滿足三個吊裝工作參數的要求而又最短的起重臂。 當起重機的起重臂需經過已吊裝好的構件上空去吊裝構件(如跨過屋架吊裝屋面板)還需考慮起重臂是否與吊裝好的構件相碰。 2.計算公式 (1)起重量 Q≥Q1+ Q2 式中:Q:起重機的起重量(Kg) Q1:構件重量(Kg) Q2:索具重量(Kg):一般取200—400 Kg (2)起重高度 H≥h1+h2+h3+h4 式中:h1:吊裝支座表面高度(m),從停機面算起,如支卒表面高度低于停機面,則取h1=0 h2:吊裝間隙,視具體情況而定,要求h2>0.3m3 h3:綁扎點至構件吊起后底面的距離(m) h4:索具高度(m),自綁扎點至吊鉤鉤口,視具體情況而定;柱子采用一點綁扎且為斜吊時:可取2.6m;屋架采用兩點綁扎和四點綁扎時,可分別取0.3m和6.0m。 H:起重機的起重高度(m),從停機面算至吊鉤鉤底。 (3) 起重臂長 a、最小起重臂長度 L≥h/sina+(f+g)/cosa 式中: L:起重臂長度 h:停機臂底鉸至構件吊裝支 的高度(m), h1=h-E h1:停機面至構件吊裝支座的高度(m) f:起重鉤需跨過已吊裝結構的距離(m) g:起重臂軸線與已吊裝屋架間的水平距離,至少取1m E:起重臂底鉸至起重機停機面的距離(m),可由起重機的外型尺寸查表而得; F:起重臂底鉸至起重機回轉中心的距離(m),亦可查表而得: a:起重臂傾角 ∵求最小桿長 ∴對上式微分 可得 帶入上式即得出所需起重臂最小長度。 根據以上計算結果,按照起重機所能提供的不同起重臂長,選取適當的起重臂。一般地選定起重臂L選>計算最小起重臂長L計 此時,根據實際選定的L選,查起重機工作性能表或曲線,復核起重量Q及起重量高度H,如能滿足構件吊裝要求,便可根據R值確定起重機吊裝屋面板時的停機位置。 b、復核是否滿足吊裝最邊緣一塊屋面板的要求 以上求出的是起重機位于跨中,吊裝跨中屋面板所需臂長及起重傾角。實際吊裝時,尚需復核按所確定的臂長及傾角能否滿足吊裝最外邊緣一塊屋面板的要求,如不能滿足要求可采取:改選較長的起重臂及改變起重傾角;起重機行駛至跨邊吊裝跨邊的屋面板,復核方法可采用圖法。 3.需要計算的有關構件 (1)柱子 選用最重的柱及抗風柱分別計算。采用斜吊綁扎法吊裝,需計算起重機、起重高度。 (2)屋架 采用四點綁扎吊裝,需計算起重量、起重高度 (3)屋面板 屋面板吊裝方式可采用吊或迭吊,所請迭吊是指一次吊裝兩塊屋面板,這樣可以充分發揮起重機能力,提高生產率,此時,兩屋面板吊環之間的距離取0.55m,綁扎點距吊鉤鉤口可取2.0—2.5m,需計算起重量、起重高度,計算緊應首先考慮跨中屋面板的吊裝,然復核邊緣屋面的吊裝(待起重臂長選定后)。 (4)天窗架 天窗架單獨吊裝。 且在天窗架兩側的屋面板吊裝后進行。 需計算起重量、起重高度、綁扎點距吊鉤鉤口可取2.5—3.0m。 (5)吊裝天窗架上的屋面板 考慮吊裝跨中屋面板,需計算起重量、起重高度,之后,為了避免起重機吊裝天窗架上跨中屋面板時,與已安裝好的屋架相碰,按前述要求選擇起重臂長。 4.繪出結構吊裝工程參數表 附:“結構吊裝工程參數表”格式 構件名稱 吊裝工作參數 Q(Kg) H(m) R(m) Q(Kg) H(m) R(m) Q(Kg) H(m) R(m) Q(Kg) H(m) R(m) 計算所需工作參數 選定起重臂工作參數 (二)具體要求 1.選取有代表性的構件進行計算,要求計算正確無誤; 2.畫出柱、屋架起重高度計算簡圖,屋面板吊裝工作參數計算簡圖及屋面板的排放布置圖。 3.選擇起重機時,既要求滿足吊裝要求,又要做到經濟合理。 五、現場預制構件的平面布置與起重機的開行路線 (一)主要內容 1.確定結構吊裝方法 a、分件吊裝法; b、綜合吊裝法。 本工程采用分件吊裝法吊裝構件,柱與屋架在現場預制,場地平整及杯形基礎澆筑后進行。 2.起重機的開行路線及停機位置 起重機的開行路線與起重機的停機位置,起重機的性能,構件的尺寸及重量,構件的平面位置,構件的供應方式,吊裝方法等因素有關。 a、屋架、屋面板等屋面板構件,跨中開行。 b、柱、跨中開行或跨邊開行。柱跨外布置時,起重機沿跨外開行。 3.預制階段的平面布置 (1)柱的布置(跨內、跨外) A、斜向布置 為了節約場地,亦可按以上布置原則采用兩根疊澆,此時,應注意上、下柱的吊裝順序,并予注明。 B、縱向布置 采用縱向布置時,亦可采用疊澆方式 C.橫向布置——主要適用于抗風柱 柱的布置應優先考慮三點共弧,以利于起重機采用旋轉法吊裝。位置的確定需按照一定的作圖步驟完成(參考施工課件或有關教材)。 采用疊澆時,起重機宜停在兩柱基的中間,距兩柱有相同的工作半徑,以便于吊裝。此外,應注意采取隔離措施。防止兩柱粘接,上層由于不能綁扎,故設置吊環。 由于抗風柱數量少而長度較大,以避免妨礙交通,故可防在跨外采用橫向預制,但在吊裝前,需先排放,然后再吊裝。 (2)、屋架的布置 屋架一般采用跨內平臥疊層生產,每疊3—4層,布置方式有三種: 斜向布置、正反斜向布置、正反縱向布置。 宜采用斜向布置,以便于屋架的扶直排放。 如為預應力砼屋架,屋架的一端或兩端需留出抽管及穿筋所必需的長度。 屋架之間應留出1cm左右的間隙,以便支模及澆注銓:屋架之間互相搭接的長度視場地大小及需要而定。 布置屋架時還應考慮以下要求: a、起重機在吊裝柱子回轉時,尾部是否與屋架相碰; b、屋架的扶直排放要求及先后順序(先扶直的放在上層); c、屋架的朝向及預埋件的位置。 (3)、吊車梁的布置 當吊車梁放在現場預制時,可靠近柱基順縱向軸線或略傾斜布置,也可插在柱子空擋中預制,亦可采用場外集中預制。 4.吊裝階段構件的排放布置及運輸堆放。 吊裝階段構件的排放位置及運輸堆放,是指柱子吊裝完畢,針對屋架、吊車架、吊車梁、屋面板等構件而言。 (1) 屋架的就位 按就位的位置不同,分為同側就位和異側就位兩種,采作異側就位時,需將屋架由預制的一邊轉至起重機開行路線的另一邊排放,此時,應注意屋架兩側的朝向及預埋件的位置的變化。 就位方式 a、靠柱邊斜向就位 b、靠柱邊成縱向就位 采用a方式就位時,位置的確定需按照一定的作圖步驟完成(參考施工課件或有關教材)。此時應注意兩個問題,起重機回轉范圍以內不能布置屋架(至少與回轉范圍相距0.5m);①軸線屋架由于已安裝了抗風柱,故需要向后退至;②軸線屋架排放位置附近就位。 采用b方式就位時,一般以4—5榀為一組靠柱邊順軸線就位,屋架與柱之間,屋架與屋架之間的凈距不小于200mm,每組屋架之間應留3m左右的間距作為橫向通道,為避免與已吊裝的屋架相碰,每組屋架的排放中心線應位于該組屋架倒數第二榀吊裝軸線之后約為2m處。 (2)吊車梁、連系梁、屋面板的運輸、堆放 該類構件均在預制廠或附近場地預制,然后運入現場,構件運至現場后,應按所規定的位置,按編號及構件吊裝順序進行就位或集中堆放。 A、吊梁、連系梁 可采用兩種排放方式: a、位于吊裝位置的柱列附近就位(跨內、外均可) b、直接由運輸車輛起吊至牛腿上。 B、屋面板 a、 跨內排放,后退3—4個節間開始排放; b、跨外排放,后退1—2個節間開始排放。 (二)具體要求 1.按以上主要內容分別說明結構安裝方法,柱與屋架的預制地點、時間、吊裝柱與屋架及屋面結構時起重機開行路線,然后,按照預制地點、制作方式、吊裝方法,起重機開行線路距相應軸線的距離。停機點位置,是否與構件相碰等順序,分別確定: (1)柱的預制位置 (2)抗風柱的預制位置 (3)屋架的預制位置 2.根據以上預制構件的布置方案,確定起重機的開行路線(自進場連續行駛至退場)。 3.柱子、屋蓋系統構件就位草圖,按適當比例繪制在計算書上。 六、吊裝安全技術 (一)主要內容 1.起重機械安全要求 2.索具安全要求 3.高空及地面工作人員的安全注意事項 4.安全用電,避雷與防爆 (二)具體要求 逐條文字說明,要求措施具體、科學、可靠、可行。并以此作為安全交底的依據。 七、繪制施工圖 (一)主要內容 1.預制構件平面布置圖 要求在圖上反映以下內容: a、柱子的預制方式,牛腿朝上(如為疊制,需標明所屬相應軸線、柱底、柱頂到相應軸線),柱底,柱頂到相應軸線的距離: b、起重機吊裝柱子的開行路線(與相應縱向軸線之距,行駛方向),停機點位置、起重半徑、起重機型號、起重機回轉半徑(回轉中心與機尾之距); C、抗風柱預制位置; D、屋架預制方式、朝向、位置,每疊屋架品數及相應軸線的關系,起重機扶直屋架的開行路線。 e、此外、用較小的比例在圖上單獨標明起重機吊裝柱子的開行路線,起重機進行屋架扶直就位的開行路線。 2.屋蓋系統構件就位布置圖 要求在圖上反映以下內容: A、屋架就位位置(就位時,內外控制線之間的距離,以及到相應軸線和起重機開行路線的距離),就位方式,所屬軸線、朝向: b、起重機吊裝屋架的開行路線、起重半徑、停機點位置、起重機型號、回轉范圍: c、屋面板(大型屋面板、異型板、F型板、天溝板)就位位置堆放方式、起重半徑(吊裝跨中屋面板及吊裝最邊緣屋面板),數量(指每一節間所需塊數); d、吊車梁、連系梁、天窗架的就位位置、數量; e、此外,用較小的比例在圖上單獨標明起重機安裝屋架的開行路線,起重機安裝吊車梁、連系梁的開行路線; (二)具體要求 1.作圖應符合制圖標準,要求圖面美觀、清晰、均衡; 2.字體采用工程字(仿宋字),要求字跡清楚、端正; 3.圖紙幅面規格:1或2#;比例由學生自定;圖標規范; 4.采用合理、簡潔、清楚的表示方式,正確表達設計意圖。柱子、屋面板,用細實線畫出其外型;屋架。預制時用粗實線畫出其軸線尺寸,就位時用粗實線畫出其長度;吊車梁、聯系梁用粗實線表示。起重機畫出其簡單外型;起重機開行路線,用點畫線表示;起重機停機點,用小圓圈表示;起重半徑、回轉范圍、控制線等,用細虛線表示
全部回答
(3)
首答僅用{{minutesHtml}}
-
已采納吊裝工程專項施工方案 一、編制依據 1、北京通程泛華建筑工程顧問有限公司2009---TC---259號施工圖; 2、《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GB 5144-1994); 3、《塔式起重機操作使用規程》(ZBJ 80012)。 二、施工吊裝起吊機械設備 根據本工程結構吊裝施工的特點和施工需要,結合吊裝量估算,確定本工程選用二臺QTZ5013型塔機,主要解決場內水平運輸和垂直。 (一)吊裝對象 1、木工模板、支撐材及扣件。 2、鋼管腳手架及扣件。 3、斗裝砼、砂漿。 4、鋼筋原料、成品、半成品,砌筑材料。 5、大中型機具、設備。 6、鋼屋架及裝飾材料。 (二)輔助吊裝工具及承載力驗算 1、卡環:本工程選用螺紋銷卡環。M18和M24兩種螺紋銷。 2、鋼絲繩:選用6×19,d=15.5mm鋼絲繩,極限荷載1.4KN/mm2。鋼絲繩 采用插頭用作吊索,繩卡長度≥25d,繩環長度≥20d。 3、鋼絲繩允許拉力計算參見《簡明施工計算手冊》汪正榮編。6×19 d=15.5mm, 極限強度1.4KN/mm2時;破斷拉力總和PS=125.0KN(P479表6-1)由表6-2查得換算系數α=0.85。由表6-3,安全系數K=5.5時允許拉力: P=2Pg/K=0.85×125/5.5=19.3KN=1.9T 即采用兩點吊裝又采用卡環配合。 最大可吊重G=2×1.9=3.8t 4、卡環計算(允許拉力) (1)m18卡環:Qb=0.04d2=0.04×182=12.9KN≈1.3t (2)m24卡環:Qb=0.04d2=0.04×242=23KN≈2.3t 即采用兩點吊裝、鋼絲繩。鋼絲繩配合卡環吊裝時,最大可吊重 m18卡環 2×1.3=2.6t m24卡環 2×2.3=4.6t 因此實際吊裝過程中應予先估算好物重量超過上述極限重量時,應采用多吊 點吊裝,且吊物重量不能超過塔吊限荷。 三、吊裝方法 1、模板,小型工具,扣件吊裝、現場制作吊籠,上述物件放在吊籠內進行 吊運。 2、體形較長構件,如鋼管、鋼筋等原料、成品、半成品,采用鋼絲繩套, 在兩端對稱位置捆扎牢固后掛鉤起吊。 3、大中型機具設備吊裝前,先了解設備重量后,選擇適當的鋼絲繩及卡具, 確定好吊點及數量后方可正式吊裝。 四、吊裝注意事項 (一)施工前的檢查 1、施工機具、地錨等的自檢記錄。 2、待吊裝的材料、構件已符合設計要求,并已具備吊裝條件。 3、人員分工明確。 4、施工電源,必須保證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正常供電。 5、天氣預報情況。 6、吊裝前均應進行試吊,即要求吊件抬頭離地,以便檢查機具、纜風繩、地錨等受力情況及施工人員操作、指揮的熟練程度,確無問題后才能正式吊裝。 (二)起吊: 1、塔吊司機必須聽到信號后方可起吊。 2、起吊前,應試吊,確定吊點穩定、牢固,且所吊重物平衡不傾斜后,方 可正式起吊。 3、不許突然起吊。 (三)吊運: 1、吊運時,應確定好臂桿旋轉方向,不得與其它塔吊干擾。 2、吊運時應注意避開電線、高聳物及人群密集處。 3、吊運時應平穩運行小車,不得大幅度突然移動小車。 (四)落鉤: 1、落鉤時,應避開人群密集處,如落鉤地點人員密集,應避開人群落鉤, 待疏散眾人后,再平移小車至堆放點落鉤。 2、落鉤應平穩緩慢,不得突然落鉤。 五、起重吊裝作業中的安全技術措施 1、塔式起重機 1)起重機安裝好后,應重新調整各種安全保護裝置和限位開關。如夜間作業,照明必須良好。 2)五級以上大風和雷雨天,停止作業。 3)抓好對塔吊垂直運輸機械的管理,塔吊的安裝,頂升,拆除應有方案。作業時應設警戒區。堅持“六不吊”,塔吊不準帶病作業。 4)“三保險”、“四限位”必須齊全有效。起吊重物時不得拖吊和超載超吊, 離地3m 暫停起升,檢查安全穩妥后運轉就位。 5)在進行吊裝作業時,應注意避開吊物上方的人員。 6)起重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并持有操作證。 2、吊裝作業 1)施工前制定專項方案,指導作業。 2)設置吊裝禁區,禁止與吊裝作業無關的人員入內。 3)根據選定吊點,進行固定綁扎,綁扎方法應正確牢靠,并檢查保險裝置。 4)起吊時,指揮人員應使用統一指揮信號,信號要鮮明、準確。 5)起吊應緩慢進行,禁止斜吊和超載吊裝。 6)地面操作人員,禁止在高空作業面的正下方停留或通過。 7)吊物就位確實安全可靠后,才能松鉤或拆除臨時固定工具。 3、塔吊施工及運輸時應注意問題 1)雨施期間塔吊基礎施工中為防止雨水泡槽,用鋼管作支架上面滿鋪防雨塑料薄膜。 2)為防止基土擾動,立塔車輛施工道路應預留50cm 土。 六、危險源與相關控制措施 1、防止起重機事故措施 1)、應盡量避免超載吊裝。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難以避免時,應采取措施,如:在起重機吊桿上拉纜風繩或在其尾部增加平衡重等。起重機增加平衡重后,卸載或空載時,吊桿必須落到水平線夾角60°以內,操作時應緩慢進行。 2)、禁止斜吊。所謂斜吊,是指所要起吊的重物不在起重機起重臂頂的正下方,因而當將捆綁重物的吊索掛上吊鉤后,吊鉤滑車組不與地面垂直,而與水平線成一個夾角。斜吊還會使重物在離開地面后發生快速擺動,可能碰傷人或碰撞其他物體。 3)、綁扎構件的吊索需經過計算,綁扎方法應正確牢靠。所有起重工具應定期檢查。 4)、不吊重量不明的重大構件或設備。 5)、禁止在六級風的情況下進行吊裝作業。 6)、起重吊裝的指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作業時應與起重機駕駛員密切配合,執行規定的指揮信號。駕駛員應聽從指揮,當信號不清或錯誤時,駕駛員可拒絕執行。 7)、嚴禁起吊重物長時間懸掛在空中,作業中遇突發故障,應采取措施將重物降落到安全地方,并關閉發動機或切斷電源后進行檢修。在突然停電時,應立即把所有控制器撥到零位,斷開電源總開關,并采取措施使重物降到地面。 8)、起重機的吊鉤和吊環嚴禁補焊。當吊鉤、吊環表面有裂紋、嚴重磨損或危險斷面有永久變形時應予更換。 2、防止高處墜落措施 1)、操作人員在進行高處作業時,必須正確使用安全帶。安全帶一般應高掛低用,即將安全帶繩端的鉤環掛于高處,而人在低處操作。 2)、在高處使用撬棍時,人要立穩,如附近有腳手架或已安裝好的構件,應一手扶住,一手操作。撬棍插進深度要適宜,如果撬動距離較大,則應逐步撬動,不宜急于求成。 3)、雨天和雪天進行高處作業的時候,必須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凍措施。作業處和構件上有水、冰、霜、雪均應及時清除。 對在高聳建筑物進行高處作業,應事先設置避雷設施。遇有六級以上強風、濃霧等惡劣天氣,不得從事露天高處吊裝作業。暴風雪及臺風暴雨后,應對高處作業安全設施逐一加以檢查,發現有松動、變形、損壞或脫落等現象,應立即修理完善。 七、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一)起重機司機 1、按照作業要求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和安全防護設施,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遵守現場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高空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2、各種起重機械應標明性能,安裝升高限位器,變幅限位器,重量限制器和行程限制器等安全裝置,使用前應檢查試吊。 3、鋼絲繩在卷筒上必須排列整齊,尾部必須卡牢在卷筒上,工作中卷筒上最少保留三卷以上。 4、操作中要聽從指揮人員信號,信號不吹或可能引起事故時,應暫停操作。 5、起吊時起重臂下不得有人停留和行走,起重臂、物體必須與架空電線。 6、物件起吊時,禁止在物體上站人或進行加工,必須加工時,應放下墊好并將吊臂、吊鉤及回轉的制動剎住,司機及指揮人員不得離開崗位。 7、起吊在滿負荷時或接近滿負荷時,嚴禁降落臂桿或同時進行兩個動作。 8、起吊物嚴禁自由下落,重物下落應用手剎,腳剎或電磁剎控制緩慢下降。 9、起重機停止作業時,應將起吊物體放下,將吊鉤升到安全位置。剎住制動器,操作桿放在空檔位置,并關門上鎖,電動起重機應切斷電源,并關好鎖住電箱。 (二)起重工 1、起重工必須熟知吊車指揮工的全部規定,并嚴格遵守。 2、結構吊裝必須遵守: 1)裝運易倒構件應用專用架子,卸車后應放穩擱實,支撐牢固。 2)使用抽銷卡環吊構件時,卡環主體和銷子必須系牢在繩扣上,并將繩扣收緊,嚴禁在卡環下方拉銷子。 3)禁止將物體放在板形構件上起吊。 (三)吊車指揮工 1、起重指揮應由技術熟練,經有關部門專門培訓,經考核取得合格證,懂得起重機械性能的人員擔任。 2、指揮時應站在能夠照顧到全面工作的地點,所發信號應事先統一,并做到準確、宏亮和清楚。 3、起吊物件應使用交互捻制的鋼絲繩,鋼絲繩如有扭結、變形斷絲、銹蝕等異常現象,應及時降低使用標準或報廢。 4、使用二根以上繩扣吊裝時,繩扣間的夾角如大于 100度應采取防止滑鉤等措施。 5、使用開口滑車必須扣牢,禁止人員跨越鋼絲繩和停留在鋼絲繩可能彈及的地方。 6、起吊時起重臂下不得有人停留和行走,起重臂、物件必須與架空電線保持安全距離。 7、起吊物件應拉溜繩,速度要均勻,禁止突然制動。變換方向平移應高出障礙物0.5米以上,下落應低速輕放,防止傾倒。 8、物件起吊時,禁止在物件上站人或進行加工,必須加工時,應放下墊好并將吊臂、吊鉤及回轉的制動器剎住,司機及指揮人員不得離開崗位。 9、起吊在滿負荷或接近滿負荷時,嚴禁同時進行兩個動作。 10、堅持六不吊、六不準。 八、進行專項安全技術交底 1.起重吊裝工程施工前,項目技術負責人要組織現場施工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進行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2.明確起重吊裝工程的危險部位;針對危險部位應采取的具體預防措施;作業人員發現事故隱患應采取的措施和發生事故后應及時采取的躲避和急救措施。 3.安全技術交底以書面形式。每進行一次安全技術交底,都必須做好相關記錄,受教育人在安全技術交底記錄上簽字,嚴格把好簽字記錄關。 4.項目部專職安全員負責對起重吊裝工程專項施工方案進行現場監督檢查,發現不按照專項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進行施工的行為予以制止,以保證專項施工方案的順利實施。 九、檢查制度 1.項目部專職安全員對起重吊裝作業實施全過程現場跟班的監督檢查。 2.專職安全員對順利實施專項施工方案的安全技術措施負責。 3.專職安全員的主要職責是: ⑴ 檢查起重作業人員持證上崗以及起重機械的運行情況; ⑵ 在現場跟班監督檢查吊裝作業的施工執行起重吊裝施工方案安全技術措施情況; ⑶專職安全員應當認真履行職責,在施工現場跟班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和處理起重吊裝過程中出現的安全問題,如實準確地做好旁站記錄。
2012-07-17 20:03:26
-
網上很多自己找找
2012-06-09 09:33:20
-
我有,傳給你,接收吧!
2012-06-08 14:40:59
還有0條追問正在審核中,請稍后回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