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126.com 2011-11-15 18:24:58 | 山西省 鋼筋算量GGJ2013 | 940查看 20回答
關于框架柱箍筋的問題
層高2.9M 框架柱750*400 箍筋信息B12-100 框架柱上面有個梁200*960 的梁 梁頂標高為H+0.56 也就是上反560的梁 可是我看柱箍筋計算公式 根數:(3410/100+1) 我覺得應該是2850/100+1 2850+560正好是3410 難道與這個上反的框架梁有關系? 每層都是這樣的 有點搞不明白了 希望老師們能給予指點 謝謝 拿出50分表示感謝 如果問題解決繼續追加 謝謝問題補充:我問了幾個專家,他們經過測試并且看了我的軟件,都說這是軟件自身的問題,意見反饋給了廣聯達,還沒有答復,希望這個問題可以得到重視。
全部回答
(20)
首答僅用{{minutesHtml}}
-
軟件中內置平法,根據平法,計算到節點頂,因此應該是層高加節點高梁高減去起步距,即:(3410/100+1),這里沒有上反梁,需要變通處理,可以采用屈之洲的辦法。 另外0.2166版本已經處理這個問題,您看下,如果還是不行,建議您把工程發給服務部,再次提交
2011-11-16 09:51:05
-
你可以試一下調整一下2層以上柱的標高,柱底標高為層底標高+0.56,柱頂標高為頂層標高+0.56。
2011-11-16 11:48:44
-
34層每層都按2.9米,+0.56按2次澆筑算在下一層。
2011-11-16 13:04:00
-
軟件規定,柱子標高算至梁頂。 因框架梁肯定要由柱來支撐。
2011-11-16 13:24:09
-
把柱子標高改為頂標高:頂梁頂標高;底標高:底梁頂標高。計算結果就會正確了
2011-11-16 13:25:02
-
柱子與梁交接處也要布置箍筋的。 計算匯總以后,點編輯鋼筋,調整,鎖定,再匯總結算。
2011-11-15 18:27:47
-
柱的箍筋計算與梁的高度有密切關系,梁的高度范圍是節點區域,節點區域的箍筋是加密范圍。所以3410/100+1是正確的。 對不起剛才理解錯了。每層柱的標高還是設置的層高。只是到最上面一層(根據設置)不一樣。我剛才做過試驗。你再看一看上面幾層的計算結果。 是重復計算。看來只有手動設置箍筋的根數,鎖定構件后,復制到各層了。 我試驗了只有這樣,別無選擇。
2011-11-15 18:31:37
-
在柱的加密區在梁與柱的交接處及交接處上下在公式(Hn/6,Hc,500)取最大值
2011-11-15 18:53:11
-
我也做了個簡單的例子和你那一樣,正在研究,等弄清楚了告訴你。 你發現這個問題值得軟件改善,他處理這種上反梁時不準確,軟件是內置了平法,按平法算,根據03G101第40頁給出的箍筋計算,是從梁頂到梁頂計算,但平法為給出上反梁箍筋構造。這樣軟件還是按照平法算,所以會從梁頂到梁頂計算,你也可以另外做個例子,你把反梁改為H+0.4或其它高度,只要是反梁就行,軟件計算時還會出現同樣的問題,如果到了樓頂如果沒有上反梁計算式就(H-0.05)/100這樣每層就多算了反梁高出的那段箍筋。 我感覺這是軟件的漏洞。 下圖:圖2是梁高H+0.4計算式還是(2.9+0.4-0.05)/100 呵呵 不錯 可是這個問題咱們咱們改正呢 我跟甲方對決算呢 這個要解決呀 等等,我給客服打電話了,他們給做個例子看看,我在等他們電話。 辛苦了。 哪里,他們要是也給出軟件計算錯誤的話,你可是功不可沒啊,呵呵。我也山西,臨汾。在天津上班。老鄉,呵呵 你用的哪個版本的?他們說2166版本不是太完善,他們用2167版本算出來就不是這樣,而是只是一層是那么算,其他層都正確了。要不你加我Q吧,等會他們給我發了補丁后我給你轉發過去,你按上再算下。我Q136130837 持續關注中,呵呵,有深度。 可以確定是軟件的漏洞了,客服已經承認并提交上級部門了。
2011-11-15 18:56:14
-
560反梁的位置也計算柱箍筋。
2011-11-15 19:12:06
-
不會多算,你試試,本來核心區就應有箍筋啊!!!!!
2011-11-15 20:58:41
-
這是跨層扣減問題,魯班算量可以處理這一類似問題。廣聯達還不具備這種功能。
2011-11-15 21:12:03
-
在首層設置層頂標高就要設置為相應的2.9m標高,定義柱頂標高是為層頂標高,定義梁頂標高是為層頂標高+0.56,這樣定義后計算就正確了。 柱上部有反梁,柱箍筋是計算到梁頂的,首層計算后在第2層在為3410/100就是重復計算了,可以在第2層的柱屬性的層頂標高設置為+0.00(5.8),這樣設置后其第2層的柱箍筋就為2290/100=24個箍筋, 因為首層的柱箍筋已經算至梁面了,第2層經過設置柱頂標高后就需要減去下層算至梁頂高度,560+保護層50就是610,610+2290=2900,這樣箍筋就不會多算了。
2011-11-15 18:50:47
-
首層560上翻梁的位置計算柱箍筋是對的,但在沒有上翻梁的樓層應該扣減上翻560;或以上每層都上翻,應該是樓層的高度。 看來是軟件本身的問題,與廣聯達公司聯系。只有軟件設計者,能夠從根本上解決該問題。樓主要得道獎勵了。 關注! 將頂層梁標高設為上翻梁;其它層該梁頂標高設為同層高,就是不按上翻梁設置。可以暫時解決箍筋計算錯誤的問題,也不影響其它的量。導入算量時再將梁的標高改正。
2011-11-15 19:39:34
-
可以把這個反梁分為上下兩道梁布置,標高定義好,梁的箍筋可以在一道梁里用其它箍筋計算。 分開畫有何不可! 我是采用框架梁分開畫,只有三層的頂梁還是按960并高于層高0.56米,一層和二層的960的框架梁是按400和560分開畫的,560的梁按層底標高加0.56定義標高。分開畫的柱的箍筋計算是2850/100+1,三層的柱的計算是3410/100+1。框架的箍筋是在其它箍筋中輸入的。
2011-11-15 20:43:42
-
其實我們做工程應該先要測算一下每個構件的量,然后再慢慢運用,不然在對數的時候會很被動的。
2011-11-16 19:24:16
-
廣聯達是有這個問題但是最后的結果是差不多的,還是軟件從中平衡了。魯班軟件的公式你有機會的話看以下。。
2011-11-16 18:26:18
-
軟件只是一個輔助工具,做工程盡量自己多手工核一下
2011-11-17 16:00:24
-
更改起步箍筋距樓面距離,把節點高加進去
2011-11-17 20:31:52
-
樓主這個確實是上反梁的問題,貌似軟件目前不能很好的綜合考慮,我這里有個比較好的解決辦法:將與上反梁相交的柱的頂標高修改為頂梁頂標高,同樣上一層的同位置的柱的底標高修改為底梁頂標高,這樣柱也是連續的,對于箍筋的計算也都是正確的了。
2011-11-18 12:41:31
還有0條追問正在審核中,請稍后回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