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a386473146 2011-10-28 23:11:16 | 廣東省 其他專業 | 705查看 16回答
砼裂縫的原因
請問為什么地下室的外墻倒完砼后第二天就會出現裂縫,而且是每隔兩三米就有一條,這是什么原因
全部回答
(16)
首答僅用{{minutesHtml}}
-
已采納砼裂縫的原因 請問為什么地下室的外墻倒完砼后第二天就會出現裂縫,而且是每隔兩三米就有一條,這是什么原因 復:首先,對于地下室的外墻,搗完的第二天拆模,切實過早,對地下室的質量一定會造成影響; 關于現場混凝土裂縫的原因很多,綜合起來常有這么幾種: 有熱漲冷縮的裂縫,基礎下沉或上部受力的裂縫(包括過早拆模裂縫,過早拆模,就是混凝土連自重都不能承受的情況下),混凝土坍落度過大引起的裂縫(含水率過高或或混凝土中的碎石過細,含砂率過高都會引起裂縫),有商品混凝土的添加劑過多引起的裂縫(這個在很多的工地較多見,因為水泥強度高,要配低標號的混凝土,就得添很多的粉煤灰,所以造成裂縫;),從你的描述看,應該不是設計引起的裂縫。 從你的描述中,也無法判斷出你所澆的混凝土的裂縫原因,是否加了大量的粉煤灰填充料,含砂率是否高呢,砂石是否過細呢,還有坍落度是否過大呢,你都沒闡明,只使你說了,也是你的認為,別人是無法幫你一下子回答得很準確的;反正現在都已經是澆搗好的了,這件事還是等28天后,通過檢測看有無影響混凝土強度及其他指標,如果有影響,再做適當的補強處理吧!
2011-10-29 06:01:15
-
請問為什么地下室的外墻倒完砼后第二天就會出現裂縫,而且是每隔兩三米就有一條,這是什么原因 1、不知裂縫是豎向的還是橫向的?如果是橫向或不規則裂縫、很有可能拆模過早、或水泥凝固較慢(非普通硅酸鹽水泥)。如果墻厚太寬(超過500mm)有可能是拌料時沒有摻入膨脹劑。另外、請你再檢測一下水泥的安定性是否合格? 2、如果呈豎向裂縫,請檢查室否樓板面放置過重的鋼管、模板或成捆鋼筋?還有鋼筋保護層的施工是否存在缺陷?按照道理講、平均2-3米一道裂縫有些不可思議!
2011-10-31 10:37:53
-
熱脹冷縮、表面干燥、外表收縮過快表面容易產生裂紋!
2011-10-30 09:19:08
-
估計是模板安裝的原因
2011-10-30 21:48:58
-
答:產生裂縫的原因很多,有溫度原因,如果墻板澆筑厚道比較厚,可能產生,混凝土的級配和混凝土參雜粉煤灰的含量過高也可能引起裂縫,總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011-10-31 07:56:29
-
怎么第二天就拆除模板,這也太快了吧,可能是模板太早拆除或者砼的問題。 “我們倒了兩次都這樣,一次是五天后拆除模板,一次是第二天就拆,但是兩次的問題都是一樣的,這是什么原因呢?老師。。?!弊詈眠€是對砼的質量進行驗證。 “砼的強度就檢驗過沒問題,其他就沒有,會不會是鋼筋量過多了???”過多,除非是鋼筋密集到接近碎石的粒徑。
2011-10-28 23:14:08
-
1、缺乏澆水養護時間。2、砼強度配比有可能存在問題。
2011-10-29 08:12:44
-
1、砼少加或沒加減水劑。 2、砼的水泥有問題,主要是安定性問題。 3、看縫隙大小,是否貫通,如果只是表面細微縫這一般是正常的收縮縫隙,加強養護就可以了。 4、砼的配比有問題,細砂過多,水泥少或太多,石子和砂子的含泥量大都有可以出現這樣的問題。 綜上所述,砼的出現問題是最有可能。
2011-10-29 07:47:41
-
混凝土裂縫的形成和控制 混凝土結構物的裂縫可分為微觀裂縫和宏觀裂縫。微觀裂縫是指那些肉眼看不見的裂縫,主要有三種,一是骨料與水泥石粘合面上的裂縫,稱為粘著裂縫;二是水泥石中自身的裂縫,稱為水泥石裂縫;三是骨料本身的裂縫,稱為骨料裂縫。微觀裂縫在混凝土結構中的分布是不規則、不貫通的。反之,肉眼看得見的裂縫稱為宏觀裂縫,這類裂縫的范圍一般不小于0.05mm。宏觀裂縫是微觀裂縫擴展而來的。因此在混凝土結構中裂縫是絕對存在的,只是應將其控制在符合規范要求范圍內,以不致發展到有害裂縫。 10-7-1 混凝土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 混凝土結構的宏觀裂縫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種,一是由外荷載引起的,這是發生最為普遍的一種情況,即按常規計算的主要應力引起的;二是結構次應力引起的裂縫,這是由于結構的實際工作狀態與計算假設模型的差異引起的;三是變形應力引起的裂縫,這是由溫度、收縮、膨脹、不均勻沉降等因素引起結構變形,當變形受到約束時便產生應力,當此應力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時就產生裂縫。 當混凝土結構物產生變形時,在結構的內部、結構與結構之間,都會受到相互影響、相互制約,這種現象稱為約束。當混凝土結構截面較厚時,其內部溫度和濕度分布不均勻,引起內部不同部位的變形相互約束,這樣的約束稱之為內約束;當一個結構物的變形受到其他結構的阻礙所受到的約束稱為外約束。外約束又可分為自由體、全約束和彈性約束。建筑工程中的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所承受的變形,主要是因溫差和收縮而產生的。 建筑工程中的大體積混凝土結構中,由于結構截面大,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所釋放的水化熱會產生較大的溫度變化和收縮作用,由此形成的溫度收縮應力是導致鋼筋混凝土產生裂縫的主要原因。這種裂縫有表面裂縫和貫通裂縫兩種。表面裂縫是由于混凝土表面和內部的散熱條件不同,溫度外低內高,形成了溫度梯度,使混凝土內部產生壓應力,表面產生拉應力,表面的拉應力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而引起的。貫通裂縫是由于大體積混凝土在強度發展到一定程度,混凝土逐漸降溫,這個降溫差引起的變形加上混凝土失水引起的體積收縮變形,受到地基和其他結構邊界條件的約束時引起的拉應力,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時所可能產生的貫通整個截面的裂縫。這兩種裂縫不同程度上,都屬有害裂縫。 高強度的混凝土早期收縮較大,這是由于高強混凝土中以30%~60%礦物細摻合料替代水泥,高效減水劑摻量為膠凝材料總量的1%~2%,水膠比為0.25~0.40,改善了混凝土的微觀結構,給高強混凝土帶來許多優良特性,但其負面效應最突出的是混凝土收縮裂縫幾率增多。高強混凝土的收縮,主要是干燥收縮、溫度收縮、塑性收縮、化學收縮和自收縮?;炷脸醅F裂紋的時間可以作為判斷裂紋原因的參考:塑性收縮裂紋大約在澆筑后幾小時到十幾小時出現;溫度收縮裂紋大約在澆筑后2到10d出現;自收縮主要發生在混凝土凝結硬化后的幾天到幾十天;干燥收縮裂紋出現在接近1年齡期內。 干燥收縮:當混凝土在不飽和空氣中失去內部毛細孔和凝膠孔的吸附水時,就會產生干縮,高性能混凝土的孔隙率比普通混凝土低,故干縮率也低。 塑性收縮:塑性收縮發生在混凝土硬化前的塑性階段。高強混凝土的水膠比低,自由水分少,礦物細摻合料對水有更高的敏感性,高強混凝土基本不泌水,表面失水更快,所以高強混凝土塑性收縮比普通混凝土更容易產生。 自收縮:密閉的混凝土內部相對濕度隨水泥水化的進展而降低,稱為自干燥。自干燥造成毛細孔中的水分不飽和而產生負壓,因而引起混凝土的自收縮。高強混凝土由于水膠比低,早期強度較快的發展,會使自由水消耗快,致使孔體系中相對濕度低于80%,而高強混凝土結構較密實,外界水很難滲入補充,導致混凝土產生自收縮。高強混凝土的總收縮中,干縮和自收縮幾乎相等,水膠比越低,自收縮所占比例越大。與普通混凝土完全不同,普通混凝土以干縮為主,而高強混凝土以自收縮為主。 溫度收縮:對于強度要求較高的混凝土,水泥用量相對較多,水化熱大,溫升速率也較大,一般可達35~40℃,加上初始溫度可使最高溫度超過70~80℃。一般混凝土的熱膨脹系數為10×10-6/℃,當溫度下降20~25℃時造成的冷縮量為2~2.5×10-4,而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值只有1~1.5×10-4,因而冷縮常引起混凝土開裂。 化學收縮:水泥水化后,固相體積增加,但水泥-水體系的絕對體積則減小,形成許多毛細孔縫,高強混凝土水膠比小,外摻礦物細摻合料,水化程度受到制約,故高強混凝土的化學收縮量小于普通混凝土。 當混凝土發生收縮并受到外部或內部約束時,就會產生拉應力,并有可能引起開裂。對于高強混凝土雖然有較高的抗拉強度,可是彈性模量也高,在相同收縮變形下,會引起較高的拉應力,而由于高強混凝土的徐變能力低,應力松弛量較小,所以抗裂性能差。 結合你具體的工程、具體的情況,看看你是屬于那種原因。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謝謝!
2011-10-29 08:18:07
-
像你所說的這種裂縫,原因應該是混凝土廠家混凝土配合比問題,粉煤灰摻量太多,坍落度太大。你對照一下是否能找到確切的原因 地下室混凝土施工裂縫的預防 地下室混凝土由于設計底板較厚(超過一米為大體積混凝土),外側板較長,而采用預拌混凝土水膠用量又較大,集料較細。從而產生因內外溫差、溫度收縮、材料收縮等造成的種種裂縫。原則上來說,這些裂縫是很難徹底避免的。為減少裂縫的出現,國內外專家采用了各種不同的方法。根據我們的經驗,提供諸位參考如下: 一、 從設計上著手 1、 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規定,地下室墻壁采用現澆式混凝土伸縮縫最大間距為30m。但設計人員往往由于多種原因很少采用。我們認為,可采用誘導縫的方式,即在每一不大于30 m的合適部位處,在結構受力許可的條件下,有意削弱這一部位結構的強度,使混凝土裂縫集中在這里出現,只要做好防水處理即可。 2、 對地下室墻壁水平分布筋,采用“細筋密布”的原則進行。設計習慣上較多把分布筋設計為Φ14~Φ16@150。我們認為改為Φ12~Φ14 @110較妥,增加混凝土與分布筋的結合面。迎水面分布筋放置于主筋外側,盡量縮小與混凝土(主筋保護層50mm不變)外側面的距離,從而達到分布鋼筋參與抵抗溫度變形的作用。 3、 對底板大體積混凝土在設計許可下,宜以60天強度作為設計強度,這樣,可使混凝土摻入較多活性摻合料,從而降低水化熱。 二、 從施工上把關 1、 預拌混凝土在施工許可下,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50±30mm。入泵前坍落度每小時損失值不應大于30 mm,坍落度總損失值不應大于60 mm。所以施工單位要設計好最佳的施工順序和勞動力、機具的配置。應嚴格控制每盤混凝土從投料攪拌開始到澆搗時間在2小時以內(攪拌運輸車到工地1.5小時以內)完畢。 2、 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澆搗前應驗算混凝土的中心峰值溫度及計算覆蓋保溫材料的厚度并設定測溫孔位置,一般要保證中心溫度與表面溫度差≤25℃,通常做法為混凝土澆搗完畢,二遍木蟹抹平后,上蓋1—2層塑料薄膜,再蓋1~2層麻袋及1~2層草包。麻袋、草包覆蓋情況視測溫的實際情況而定。測溫在混凝土入模3天內,由于溫度變化最大,宜每2小時記錄一次,以后可減少測試頻率,同時應記下常溫變化、覆蓋、澆水養護,天氣等情況。 3、 地下墻壁混凝土是地下室混凝土裂縫最常見部位,也是關鍵部位。裂縫形狀通常為棱形,即中間大,兩端小,在接近底板,頂板處消失。由于地下墻壁沒有外力對它的約束幫助,使得它在混凝土初凝到具有一定抵抗外力能力時的過程中,對大氣溫度變化極為敏感,這時,如產生冷縮,即產生裂縫。為此,這段時間保溫、防失水是施工中的重要一環。 4、 要盡快回土。已成型的墻壁混凝土長期處于風吹雨打的環境、氣溫的熱脹冷縮中,裂縫會越來越多,施工單位應提高對回土時間的重視程度。宜控制在1~1.5個月內。 三、 從供料上配合 1、 原材料控制。在許可的條件下,宜采用低熱水泥,且摻加適宜的活性摻合料,(如摻水泥用量20%的Ⅱ級以上粉煤灰)。粗骨料采用5~31.5mm粒徑,級配較好,空隙率較底的碎石。細骨料采用細度模數2.8~3.1之間的中砂。 2、 正確掌握好混凝土補償收縮技術的運用方法。把膨脹劑作為摻合料加入混凝土中,拌水后會生成大量膨脹性結晶水化物—水化硫鋁酸鈣(C3A?3CSO4?32H2O即鈣釩石)。使混凝土產生適度的膨脹,基本上補償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所產生的收縮應力,防止混凝土有害裂縫的產生。根據我們經驗,也可摻一種青島同技建材廠生產的TJ—I型多功能高效緩凝防水劑,效果較好,但要增加每立方混凝土成本60元(李惠利醫院采用過)。 3、 摻加高效緩凝型減水劑。它主要起到二個作用,一是減少每立方水泥用量(即減小水化熱產生的根源);二是延緩大體積混凝土水化高溫峰值期的出現時間。為此,要求減水劑減水率在18%以上,初凝時間在6~8小時以上,混凝土經時損失<30mm~40mm,總損失為<60mm。 4、合理調度好運輸車輛,不致到現場車輛待卸時間過長。 5、當坍落度損失過大時,可采用二次摻外加劑法。 6、氣溫30℃以上時,輸送管道上應覆蓋濕麻袋,從而減小入模溫度升高。 綜上所述,對于地下室混凝土裂縫的控制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需要經過設計、施工及供方等多方面的共同配合。
2011-10-29 08:57:43
-
1 大體積砼裂縫形成的原因 裂縫產生的原因可分為兩類:一是砼收縮引起的裂縫,二是溫度應力引起的裂縫。具體分析如下: 1.1 收縮引起的裂縫:收縮有很多種,包括干燥收縮、塑性收縮、自身收縮、碳化收縮等等。這里主要探討干燥收縮和塑性收縮。 1.1.1 干燥收縮是指砼硬化后,在干燥的環境下,砼內部的水分不斷向外散失,引起砼由外向內的干縮變形裂縫。 1.1.2 逆性收縮是指在水泥活性大、砼溫度較高,或在水灰比較低的條件下會加劇引起開裂。因為這時砼的泌水明顯減少,表面蒸發的水分不能及時得到補充,這時砼尚處于塑性狀態,稍微受到一點拉力,砼的表面就會出現分布不均勻的裂縫,出現裂縫以后,砼體內的水分蒸發進一步加大,于是裂縫進一步擴展。 1.2 溫度應力引起裂縫(溫度裂縫):目前溫度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溫差造成的。溫差可分為以下三種:砼澆筑初期,產生大量的水化熱,水化熱積聚在砼內部不易散發,常使砼內部溫度上升,而砼表面溫度為室外環境溫度,這就形成了內外溫差,這種內外溫差在砼凝結初期產生的拉應力當超過砼抗壓強度時,就會導致砼裂縫;另外,在拆模前后,表面溫度降低很快,也會導致裂縫的產生;當砼內部到達最高溫度后,熱量逐漸散發而達到使用溫度或最低溫度,它們與最高溫度的差值就是內部溫差;在這三種溫差中,較為主要是由水化熱引起的內外溫差。 2 防止裂縫措施 2.1 優選原材料:為了降低水化熱,要盡量采取早期水化熱低的水泥,試驗表明:水泥中鋁酸三鈣(C3A)和硅酸三鈣(C3S)含量高的,水化熱較高,所以,為了減少水泥的水化熱,必須降低熟料中C3A和C3S的含量。在施工中一般采用中熱硅酸鹽水泥、低熱火由灰質硅酸鹽水泥和低熱礦渣硅酸鹽水泥。 2.2 減少水泥用量,摻入粉煤灰。主要有以下作用:①由于粉煤灰中含有大量的硅、鋁氧化物,這些硅鋁氧化物能夠與水泥的水化產物進行二次反應是其活性的來源,可以取代部分水泥。從而減少水泥用量,降低砼的熱脹。②由于粉煤灰顆粒較細能夠參加二次反應的界面相應增加,在砼中分散更加均勻。③同時,粉煤灰的火山灰反應進一步改善了砼內部的孔結構,使砼中總孔隙率降低,使硬化后的砼更加致密,相應收縮值也減少。值得注意:由于粉煤灰的比重較水泥小,砼振搗時比重小的粉煤灰容易浮在砼的表面,使上部砼中的摻合料較多,強度較低,表面容易產生塑性收縮裂縫,因此,粉煤灰的摻量不宜過多。 2.3 盡量擴大粗骨料的粒徑。因為粗骨料粒徑越大,級配越好,孔隙率越小,總表面積越小,每立方米的用水泥砂漿量和水泥用量就越小,水化熱就隨之降低。在澆筑時投入適量毛石以吸收熱量,但毛石不應大于總體積的20%——30%;宜采用級配良好的中砂和中粗砂,最好用中粗砂,因為其孔隙率小,總表面積小,水泥用量就可以減少,水化熱就低,裂縫就減少。同時,要控制砂子的含泥量,含泥量越大,收縮變形就越大,裂縫就越嚴重。 2.4 加入適量的外加劑。①減水劑的主要作用改善砼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提高砼強度或在保持砼一定強度時減少水泥用量。②緩凝劑的作用一是延緩砼放熱峰值出現的時間,二是改善和易性,減少運輸過程中的塌落度損失。③引氣劑在砼的應用對改善砼的和易性、可泵性提高砼耐久性能十分有利。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砼的抗裂性能。在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外加劑不能慘量過大,否則會產生負面影響。 2.5 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在砼拌制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原材料計量準確,嚴格控制砼出機塌落度。要盡量降低砼拌合物出機口溫度。對于采用的商品砼在施工現場應嚴格檢查砼的塌落度、在砼施工前,應制定專項施工方案,大體積砼澆筑方案分為全面分層、分段分層、斜面分層三種。澆筑過程中要振搗密實,振搗時間應均勻一致以表面泛漿為宜,間距要均勻,澆筑完畢后,表面要壓實、抹平,以防止表面裂縫;澆筑砼要求分層澆筑;分層流水振搗,要保證上層砼在下層初凝前結合緊密。避免縱向施工縫、提高結構攀體性和抗剪性能。 注意事項:在砼澆筑初期,由于水熱化的散發,表面引起相當大的拉應力,此時表面溫度較高,此時拆除模板,表面溫度驟降,必然引起溫縱梯度,從而在表面附加一拉應力,與水化熱應力迭加,再加上砼干縮,表面的拉應力達到很大的數值,就有導致裂縫的危險。拆模后砼內外溫差不大于20℃。砼澆筑后,由于內部較表面散熱慢,會形成內外溫差,表面收縮受內部約束產生拉應力,但是這種應力通常很小,不至于超過砼的抗拉強度而產生裂縫。但是如果此時表面溫度降溫過大就很容易導致裂縫的產生,所以砼在拆模后,特別是低溫季節,在拆模后立即采取表面保護。砼澆筑完畢12——18h內應立即開始養護,連續養護時間不少于28d或設計齡期。砼的早期養護,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適宜的溫濕條件,以塑料薄膜覆蓋法為好,以塑料薄膜為覆蓋物,充分利用太陽能,以達到提高養護溫度并保持濕度的目的。這種方法覆蓋草簾養護法砼溫度可提高10℃——20℃。若是在高溫季節施工,則要在初期采用在砼中埋設水管,用循環冷水降溫來降低砼最高溫度峰值,但注意,通水時間不能過長,因為時間過長會造成降溫幅度過大而引起較大的溫度應力。 3砼的強度,拌砼的級配等都可能引起砼開裂的。 有一位建筑結構的權威人士黃鐵夢,他有對于混凝土裂縫的專著,您可以找來讀一下。
2011-10-29 09:18:21
-
根據你的描述,應該是收縮裂縫,不影響實體質量的
2011-10-29 09:53:18
-
你說的裂是不是水平縫相對較多,應該是施工縫,澆筑砼墻批次過多每次間隔時間較長,或距離過大使砼離析,接縫處骨料過多結合不好,再有就是振搗時間要掌握,時間長了會產生離析現象。
2011-10-29 11:26:13
-
根據我從事監理的多年經驗,說說現場的一些原因(這里不想套用一些百度上復制過來的大道理),或許能對你有所幫助。1、在施工縫結合部位的裂紋大多由于沒有很好處理結合部位造成的,如:沒有將結合面剔鑿毛,沒有在澆筑混凝土時在結合面澆筑結合砂漿或素水泥漿等。2、如果出現大面積的通縫裂紋,大多與混凝土的質量有直接關系,我們就曾經發現過這種問題,在樓層板澆筑時,某一跨沒有出現問題,而另幾跨第二天就出現裂紋,試驗結果出來后是混凝土的配比發生了變化。3、混凝土裂紋還與振搗手的振搗質量有很大關系:如在振搗柱子時,不是快插慢拔,而是快插快拔,導致混凝土密實度不均勻,從而導致裂紋出現。4、壓實趕光很重要:在大面積樓板澆筑時,尤其要注意這個問題。因為大面積的砼澆筑,會消耗很大的壓實趕光用工,很多包工頭,為了減少用工,會胡亂地壓實一遍了事。豈不知,壓實趕光,是為了在混凝土凝固過程中,抵抗收縮最重要的一個辦法。一般在混凝土澆筑后,趕光一遍,在混凝土能上人時而沒有完全凝固時,馬上再壓實趕光一遍,這樣就能很好地減少裂紋幾率的發生。5、不要讓混凝土過早承載。有時候,為了趕工期,在混凝土還沒有達到72小時,就在混凝土構件上,放鋼筋、模板、架子管、水電的配管等,使混凝土過早疲勞,導致裂紋。6、過早拆除模板也是導致混凝土裂紋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混凝土沒有達到80%強度時,是不能拆除模板的,就是在達到80%時,也要對頂板采取支撐措施,方能達到不出現裂紋的可能。7、混凝土的養護是減少裂紋的必要措施。以上僅僅是現場經驗,不知對你有何幫助。祝你工作順利!專家交流1065840434
2011-10-29 11:06:26
-
水泥產生水化熱。
2011-10-29 23:22:54
-
這種裂縫大多數的原因是 1、混凝土坍落度過大原因,也不排除有時施工人員任意加水的可能性存在。 2、混凝土沒有分層澆筑,澆筑的速度過快,造成混凝土沒有充分振搗,致使混凝土不密實,使混凝土在收水凝固硬化的過程中即產生裂縫。 3、澆筑墻體完成后立即澆筑頂板,使墻體的混凝土沒有間歇的時間,也會使混凝土墻體出現裂縫。 對策: 1、混凝土的坍落度盡量控制在140以內。 2、混凝土必須分層振搗密實,每層500高左右。 3、墻體澆筑完成后間歇一段時間再在澆筑頂板混凝土。
2011-10-31 09:32:59
還有0條追問正在審核中,請稍后回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