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aojiaganqiang 2011-09-14 20:50:17 | 江蘇省 鋼筋算量GGJ2013 | 2321查看 14回答
那些鋼筋的量在施工圖上不會畫出來,要看圖集才能看出來呢?
我算出來的鋼筋,同一個圖紙為什么總比咨詢公司算成來的鋼筋量少了,圖上標注的我都計算了,還有那些總說明里提到的樓面轉角加筋,和構造柱,砌體加筋、窗臺梁、腰梁鋼筋都計算了,但是還是相差5、6噸,這是什么原因了,很急啊,我自己找不出原因,我高分求江蘇地區(qū)高手幫我解析,最好是能將圖紙和我算的工程幫我看一下到底是哪的原因?沒辦法只能懸賞100,本來想懸賞500的,要是能幫我解決我會給您追加的,感激不盡!問題補充:主次梁交接處的的吊筋和加筋,圖紙要是沒有標注的話就沒有加上,不知對不對?因為圖紙說明里只說為注明的加筋為每側3個,規(guī)格和兩箍筋。我沒有對工程計算進行設置都是選擇好江蘇地區(qū)的計算規(guī)則,其余的就沒有改動了!不知道還有那些需要自己去修改?求幫忙,萬分感激!已經(jīng)設置了馬鐙筋和拉結筋,就是不知道準不準,按的是大家提供的信息設置的 標底的時候還沒有施工組織設計,我考慮措施筋都比標底計算的少,是不是他們算的時候多加了啊,我計算時下面各位前輩提到的問題都考慮到,就是搭接長度沒有調整是安默認的,我參照圖集也是這樣的值
全部回答
(14)
首答僅用{{minutesHtml}}
-
已采納1、在計算之前,首先要了解該樓的結構類型、設防烈度及抗震等級、檐高、混凝土標號,這4個重要信息對鋼筋錨固長度及鋼筋搭接長度有直接關系,所以必須修改此項。 2、主次梁交接處為集中荷載必須要加箍筋間距50mm ,當圖紙上未注明吊筋時,就不需要加吊筋。 3、本地區(qū)的計算規(guī)則及計算設置根據(jù)圖紙要求進行修改。 4、至于措施筋是根據(jù)施工方案加工的,只要主體工程沒有多大的誤差就好辦了,馬鐙可以用手工計算一層按平米作一個對比就出來
2011-09-15 08:55:20
-
主次梁交接處的的吊筋和加筋,圖紙要是沒有標注的話就沒有加上,不知對不對?因為圖紙說明里只說為注明的加筋為每側3個,規(guī)格和兩箍筋。我沒有對工程計算進行設置都是選擇好江蘇地區(qū)的計算規(guī)則,其余的就沒有改動了!不知道還有那些需要自己去修改?求幫忙,萬分感激!已經(jīng)設置了馬鐙筋和拉結筋,就是不知道準不準,按的是大家提供的信息設置的 復:圖標沒有標注,又沒有說明的,當然是不用考慮加筋的,但有些圖紙的說明按G101-1施工,只是幾個字眼的表達,這你就必須要考慮到G101圖集中鋼筋的其它要求,及方方面面容易疏忽的情況了。 標底的時候還沒有施工組織設計,我考慮措施筋都比標底計算的少,是不是他們算的時候多加了啊,我計算時下面各位前輩提到的問題都考慮到,就是搭接長度沒有調整是安默認的,我參照圖集也是這樣的值 復:搭接長度很重要,按默認的不夠好,你要根據(jù)實際調整下的。還有抗震等級,混凝土強度,也直接影響到鋼筋的錨固長度,你可查下這方面的情況;還有,就是現(xiàn)在直徑6的鋼筋很少生產(chǎn),一般地是直徑6.5的鋼筋代用,你可對比一個咨詢公司算成來的鋼筋清單,這樣,你就很容易發(fā)現(xiàn)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就是以上,僅供參考!
2011-09-15 16:05:39
-
以上各位講的比較全了,我覺的還有箍筋的保護層你也要查一下,圖紙上面的保護層一般是講的主筋的保護層,在計算箍筋的時候保護層厚度要扣除箍筋的直徑
2011-09-15 16:49:02
-
圓6的鋼筋比重變成圓6.5的,市場上現(xiàn)在沒有圓6的鋼筋了,剪力墻梯子筋你加了沒有?
2011-09-15 09:52:02
-
建議你把兩個工程的樓層構件匯總導出來,一對比,相差在什么地方就一目了然了,然后針對具體構件去檢查誰對誰錯就行了。
2011-09-15 10:09:36
-
馬凳筋 應該都會設置 估計就是搭接什么的 你看看你設置的搭接有沒有問題 隨便選擇一個構件 然后查看鋼筋量 有可能你前面設置對的 但是后面計算的時候 軟件搭接會變成1 估計就是這些 其他的 就只有坐等高手了! 學習學習!
2011-09-14 21:13:49
-
板的馬凳筋,砌體加筋,剪力墻的拉筋,梁內的拉筋信息設置鋼筋直徑是否圖紙上一樣?
2011-09-15 01:36:36
-
1、 檢查計算設置中的每一個設置,特別是墻柱的搭接形式、梁的搭接形式,還有鋼筋的定尺長度。 2、馬蹬筋是必須設置計算的,無論圖紙標注與否,只要板中有面筋、負筋存在,就必須設置計算馬蹬筋。 3、梁的通長筋如果在2排以上,必須加墊鐵。
2011-09-15 07:52:52
-
措施筋你都計算了嗎?搭接和圖紙上一樣嗎?分析一下是哪塊少
2011-09-14 21:26:39
-
在圖紙上,象筏板、板的馬凳筋,砌體加筋,剪力墻的拉筋,梁內的拉筋,鋼筋搭接錨固長度、板負筋的分布鋼筋這些圖紙上一般是不標注的,象分布筋和拉筋一般結構說明里有說明。還有一個是鋼筋的損耗是要加上的,圖紙中沒有,這部分量也不少,按總量的3%(看當?shù)匾?guī)定),在鋼筋搭接和選擇套筒、對焊、或綁接時,選擇不同的連接方式,鋼筋工程量也會差很多。
2011-09-14 21:46:08
-
可能是措施筋的問題,除了馬鐙筋以外,梁縱筋如果是2排或3排筋,排與排之間要有墊鐵,直徑不小于25mm,長度為梁寬,間距根據(jù)施工組織設計,大約1米至1.5米,再就是鋼筋定尺問題,要按當?shù)囟~的規(guī)定設置,鋼筋搭接的綁扎和機械接頭也會影響鋼筋量,再看看板的配筋,是不是需要配置溫度筋,按規(guī)范板的短邊大于4米且是單層配筋,在上層要配置溫度筋,一般為圓6間距200,并與支座的負筋按要求搭接。梁的高度大于等于450(不含板厚的凈高度),要加側面筋(詳見03G101-1)。
2011-09-15 06:08:33
-
可能是鋼筋計算規(guī)則設置有問題。按圖紙將措施筋、砌體加筋,剪力墻的拉筋,梁內的拉筋等等都要計算。一般相差不會很多。
2011-09-15 07:02:21
-
在圖紙上一般的馬凳,拉鉤等措施筋不標注,此類鋼筋按規(guī)范計算,要注意梁高450mm要按規(guī)范計算腰筋,主次梁設置吊筋,是軟件算量都有3%左右的誤差,還有就是設置:比如說彎鉤平直長度,錨固的倍數(shù),搭接的倍數(shù),箍筋按外皮計算或者按中心線計算等,
2011-09-14 21:03:42
-
柱下板帶板底附加鋼筋怎樣畫?
2011-09-14 22:28:55
還有0條追問正在審核中,請稍后回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