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hg112358 2010-08-27 15:46:30 | 山東省 鋼筋算量GGJ2013 | 613查看 10回答
鋼筋問題
基礎梁箍筋問題。一跨中間的49根我明白,可是那6根與5根是怎么回事?問題補充:軸網間距都是3000,柱子是500*500,梁是400*1000,一級抗震. 誰能告訴我詳細的計算公式?
全部回答
(10)
首答僅用{{minutesHtml}}
-
你手算一下,可以理解或驗證。
2010-08-27 15:48:48
-
它是支座內箍筋或者與次交接的加密箍。
2010-08-27 15:49:44
-
是不是柱內的箍筋啊,基礎梁是柱的支座在柱內箍筋貫通。
2010-08-27 15:51:23
-
基礎梁是柱的支座,其箍筋應貫穿節點主體,雙擊點開【根數】可以看到計算公式,49根是凈跨范圍內的數量,6根是端部柱內的基礎的箍筋數量,計算公式Ceil(410/100)+1。
2010-08-27 17:18:05
-
是柱內的箍筋,左邊是0.4Lae=410,剛好是(410/100)+1=6根,右邊不用我說了吧,同理!
2010-08-27 17:25:42
-
都是加密箍筋,2734是大箍筋,2341是中間的小箍筋,都是在支座兩邊,建議你看看《06G101-6》第23-24頁,上面有詳細的說明
2010-08-27 18:27:09
-
主,次梁交接處的加密箍筋~!
2010-08-27 17:49:12
-
6根和5根是柱位置上的箍筋。
2010-08-27 18:37:42
-
這個確實是梁深入柱子內部的箍筋,那個49根怎么來的和那個箍筋的長度是怎么算的這個應該不是你的問題。 第一跨中6根的公式為 【500(柱子寬度)-40(基礎梁保護層)-50(加密區間距100-起步50)】/100+1 =6 解釋: 1,柱子的保護層為30,但是梁的保護層為40,這時候應該以梁的保護層為準。所以取40 2,柱子中的箍筋的間距不得小于加密區的間距(默認為相等)平法中的要求。 3,軟件設定向上取整+1,所以5.1就是6 第二跨的5根的公式: (500-50-50 )/100+1=5 這個應該不用解釋了吧! 第二跨6根的算法: 這個和第一跨的6是一樣的道理。 解釋:為什么第二跨比第一跨多算了中間的部分呢?答案是:因為第二跨為 最后一跨,所以軟件不可能將第二跨的端支座不進行計算,軟件默認在最后一跨時候將其左邊的中間支座和右邊的端支座進行計算,如果是非最后一跨則指計算跨左端的支座的箍筋(你可以通過下圖中的設置一個三跨的梁進行匯總計算后對比兩跨的梁的計算結果,就可以得出結論了)。 最后上幾個圖來幫助解釋下! 下面第三個圖 我將該梁右端的支座柱子的尺寸改成了 600*600 ,并且重新設置支座后,重新匯總計算后發現端支座中的取值不是按照樓上所謂的 0.4Lae來的。如果是那個的話應該不會變根數。但是請看圖中的公式:你就可以發現在410的基礎上多了100變成510了,而這個是支座寬度的增加量,根數變成510/100+1=7。這個也可以通過和第四張圖進行對比得出來!
2010-08-27 22:15:07
-
應該是基礎梁在柱內的箍筋
2010-08-28 07:13:22
還有0條追問正在審核中,請稍后回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