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M 2024-07-05 12:01:15 | 廣東省 土建 | 298查看 5回答
求助從事造價多年的前輩,隨便說說看法或建議就好,感謝
感覺造價永遠跟國際接不了軌,很枯燥,一眼看不到未來。各種地方清單定額規范,雖然考一級造價工程師是適用全國范圍的通用標準,但是在工作中還是更多的接觸當地的定額及清單以及計價規程,做好久好久當地那么多造價站的規范了如指掌,到時候人到中年,或者厲害的人只需要花費兩三年時間,就能做成該地區該行業的大佬,但是怎么說呢,再怎么精通,他也只是對這一地區的造價可以做到游刃有余,如果去其他地區,就又得重新認真翻閱當地規范,熟悉另一套組價計價的思路,雖然組價思維一樣,但是相差的那些知識比如:(換算系數差異,扣減不扣減差異,增加不增加差異,某個構件放在第幾章來算的差異,計取措施費的費率差異,各種構件的計算差異,定額消耗量考慮的因素差異,等等),這些都需要花大量時間去鉆研,對于接受新東西快的人而言也許很快就通了,但是對于那種思維遲鈍平時主要靠死記硬背及當地項目經驗成長起來的人來說,想要去別的地區從事造價,那這所有的差異甚至定額里面的排版差異意味著他需要從頭開始“入行”了,好叭,耗時間沒問題,就認認真真勤勤懇懇繼續熬經驗漲知識,但是呢,如果另一個地區又有項目需要做,而且利潤很大,競爭也比較激烈,那么對此項目而言又是不懂當地定額的“小白”,匆匆忙忙翻閱了下那個地方的定額及計價規范,結果因為 跟本地常用的相差太大,導致競爭不過其他對手,就算競爭過拿到這個項目,在做的過程中又很痛苦,做項目的時間不會留下很多,而這個時間里面要去深度了解掌握當地規范難之又難,運用到項目里面難上加難,只能自己大量花費時間去努力專研,做好項目提交成果之后長吁一口氣,由于缺少當地經驗,項目估計會出一些問題,后續對數核量扯皮矛盾多,自己只能聽取對方的意見來修改,可能還會給業主造成不專業沒能力的印象,那么下次也不會再來找你做了。再說跳槽,由于精通某一地區規范,大概率就是跳當地了,去到另一個地區無論怎樣都需要從“小白”開始付出時間,主要是學習了也沒有用,鬼知道什么時候又不在這個地區干而去另一個地區干了,人年齡大了就不想再去那么辛苦地學習沒有用的東西。造價這一行,感覺各地區都是出卷人,而且是隨堂考,各地區的學生在只能在該區域自認為地茁壯成長,而程序員,設計師,他們是全國統一答卷甚至全世界統一答卷,學生可以在各個地方之間轉換的游刃有余。
本人腦子較笨,但愿學習認真做好一件事,可真努力掌握技術之后,想要成為行業佼佼者,或者向他們看齊,卻發現這些其實只是一個班級的隨堂考,跟高考題型及內容差遠了,一下子不知所措,迷茫,而碼農努力掌握技術之后,并不是隨堂考,而是世界大聯考,在哪都混得開,技術是通用的,修bug的能力是通用的,頂多參考一下各國各地的法規,而且現在二十多歲,如果繼續走造價這條路肯定是在這個地區本地發展了,這行目前個人看到的天花板就是招聘軟件上要求一造證的普遍1.1w左右,而且要求職責很多,這個時候符合條件的求職者都工作了好多年甚至在行業內能獨當一面了,薪資卻不算高,而且就這樣還有一大堆人去競爭去卷,工程項目又不景氣,穩不穩定這種常態還很難說,還冒風險,可以說相比碼農來說薪資很低,這還是在深圳市,未來看不到希望,怎么辦,要不要緊跟時代潮流去轉行?剛工作三年,女,偏i。
全部回答
(5)
首答僅用{{minutesHtml}}
-
有人脈年輕的漂亮的,趁著年輕趕緊轉行,
但是從事造價工作很普通,相對較為穩定;可以從事本行業許多年。
任何行業的工作者,都是非常普通,都是普通的搬磚者,
工作只要開心快樂就好。
2024-07-05 12:11:14
-
這個怎么說呢
①咨詢單位做計量計價的話,平均的天花板比較低,主要是做咨詢,乙方,活也不好干,待遇也上不去,后期還基本是體力勞動;
②咨詢,定額計量計價的話確實存在你說的那些區域限制的問題,所以現在民營基本都是清單計價,工程量核算規則參清單,部分自定
③這個行業目前基本屬于夕陽行業,慎入,剛入的能轉好的就轉了吧;
④接受自己是個平凡的人,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品質
2024-07-05 12:16:26
-
家里有條件可以去轉行,
但對于普通人來說,這只是一份工作而已,不是生活的全部。
有能力的人在哪都會很出色,平庸的人也只能靠努力去磨平跟別人的差距。
實在不行就換個城市發展,深圳的生活成本確實是比較高,廣州或許是個不錯選擇。
2024-07-05 14:09:01
-
三百六十行
2024-07-05 15:12:18
-
中國特色人多地廣,各地方的管理制度(定額規范)也不同,工程造價本身門檻不高,技術性也不強,不可有高工資 。
2024-08-09 22:32:50
還有0條追問正在審核中,請稍后回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