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光漫步 2010-05-07 08:50:14 | 山東省 鋼筋算量GGJ2013 | 650查看 4回答
大家來討論下鋼筋根數(shù)計算的問題吧
涉及到鋼筋根數(shù)問題的如柱、梁的箍筋,板的受力筋、分部筋,剪力墻的水平、垂直筋等等, 我們在預算中主要有1、向上取整+1、2、四舍五入+1和3、向下取整+1三種算法, 但各個預算遠計算時不同,存在分歧,大家不妨說下自己的觀點,交流下! 先說下我的:板的分部筋、溫度筋根數(shù)取向下取整+1,其它的都是向上取整+1.
全部回答
(4)
首答僅用{{minutesHtml}}
-
已采納這個是符合現(xiàn)場實際的計算方式。受力的鋼筋都是向上取整加1的,而你說的是構(gòu)造鋼筋,是在構(gòu)件中部的,所以要向下取整+1
2010-05-07 08:56:25
-
這個問題的焦點我認為是由第一根筋所處的位置決定得,同時還與規(guī)范的要求有關,如果最后的間距大于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的間距,就必須加一根,反之則沒有,
2010-05-07 08:59:50
-
我覺得要看自己扮演的角色,如果是咨詢類的中介方,最好還是按照平法圖集的要求來算,這樣在對量的時候才會有理有據(jù)。作為施工方的預算員,應該按照單位實際施工時的程序,原則,最好和施工的負責人溝通,以便準確用量。作為甲方,當然是在保證建筑質(zhì)量的基礎上減少費用。
2010-05-07 08:59:28
-
規(guī)范只講排布規(guī)則,即要求第一根鋼筋的位置,和要求各個鋼筋的間距,至于怎么算,那是預算員的方法決定的,規(guī)范是沒有這方面的要求的。理論上正常排布只有一種正確的結(jié)果,而就目前的公式來講,三個公式都不是絕對精確的計算公式,沒有一個公式可以永遠站的住腳(三個公式并不是根據(jù)理論排布而推導出來的),具體使用哪一個還要對量雙方商議確定。
2010-05-07 10:05:52
還有0條追問正在審核中,請稍后回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