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工 2009-06-11 09:55:16 | 廣東省 其他專業 | 798查看 12回答
求救啊...梁的問題...謝謝
2b25+(2b12)應該是該梁的集中標注,四肢箍,這其中(2B12)是架立筋.那在該梁的其中一跨上部中間標注為5B25.那請問這一跨用不用標注為5B25+(2B12).........問題2:這鋼筋算量的架立筋的算法是梁跨3/1加搭接...那這梁的通長筋是2條25厘的...中間加2條12厘的架立筋...那這四肢箍的支座右邊箍還有左邊...中間部分箍筋不就沒有鋼筋了?這沒可能吧!
全部回答
(12)
首答僅用{{minutesHtml}}
-
已采納2b25+(2b12)應該是該梁的集中標注,四肢箍,如其中一跨上部中間標注為5B25,一般支座處原位標注至少應該有4根鋼筋,如果支座處沒有原位標注,那好不要計算架立筋。一般來說,架立筋是梁中用來結構體型要求布設的,兩邊的筋是通過了,中部筋只有附加筋‘如果沒有架立筋的話,中部的那肢箍筋沒法綁了,如果該梁的箍筋是“兩肢箍”,則兩根上部通長筋已經充當架立筋,因此就不需要再另加“架立筋”了,對于“兩肢箍”的梁來說,上部縱筋的集中標注“2φ25”這種形式就完全足夠了。
2009-06-11 11:16:39
-
只要根據圖紙來做原位標注,圖紙上怎么標就怎么標,/你不需要用+來表示,/+是一個意思.
2009-06-11 13:14:34
-
我覺得只要畫的跟設計圖紙所標注的一樣就可以
2009-06-11 09:59:11
-
1、2b25+(2b12)應該是該梁的集中標注,四肢箍,如其中一跨上部中間標注為5B25,那就不用不用標注為5B25+(2B12) 2、如果2b25+(2b12)應該是該梁的集中標注,四肢箍,一般支座處原位標注至少應該有4根鋼筋,如果支座處沒有原位標注,那好不可能計算架立筋。 一般的說,架立筋是梁中用來架立箍筋的,差不多出現在三肢箍以上的梁,就是兩邊的筋是通過了,中部筋只有附加筋(也就是我們說的 挑筋),如果沒有架立筋的話,中部的那肢箍筋沒法綁了,所以出現了架立筋呀. 如果該梁的箍筋是“兩肢箍”,則兩根上部通長筋已經充當架立筋,因此就不需要再另加“架立筋”了。所以,對于“兩肢箍”的梁來說,上部縱筋的集中標注“2φ25”這種形式就完全足夠了。
2009-06-11 10:02:45
-
第一個問題,不用,就標5B25就行 第二個問題,除了2根通長筋,原位標注上應該還有不少于2根的支座筋,如果沒有,請與設計聯系
2009-06-11 10:03:58
-
查看左右支座鋼筋(如沒有 則是圖紙問題)
2009-06-11 10:05:26
-
問題1、 這一跨原位標注跨中筋只要標注5B25就可以了。 另,你問題2不曉得你要表達什么意思,其實只要按圖紙進行標注就可以了。
2009-06-11 10:06:09
-
1.原位標注優先,執行5B25 2.你說的不是很清楚,架立筋是跨長減去兩邊1/3加150搭接,怎么會沒有箍筋
2009-06-11 10:06:35
-
1:僅在跨中鋼筋處標注5B25 2:中間還是四肢箍,因為中間為5b25大于4根了。
2009-06-11 10:08:34
-
1,僅在原位標注5B25即可,因為有了5 根鋼筋就不需要架立筋 了 2,一般支座上的鋼筋會比通長筋 的根數至少多2根,所以,除中部以外的其他位置,也是可以設置四肢箍的
2009-06-11 10:34:27
-
2b25+(2b12)應該是該梁的集中標注,四肢箍,這其中(2B12)是架立筋.那在該梁的其中一跨上部中間標注為5B25.那請問這一跨用不用標注為5B25+(2B12) 回答:這一跨用不用標注為5B25+(2B12),只標注5B25即可,這一跨就不需要2b12架力筋了。 問題2:這鋼筋算量的架立筋的算法是梁跨3/1加搭接...那這梁的通長筋是2條25厘的...中間加2條12厘的架立筋...那這四肢箍的支座右邊箍還有左邊...中間部分箍筋不就沒有鋼筋了?這沒可能吧!補充第2個問題的:原位標注在左邊有加鋼筋....在右邊就沒加....那又邊又是四肢箍.上面不才兩條鋼筋 回答:說明這里肯定有矛盾,你看你右邊是否有支座筋,如果有,那右邊也需要增加架立筋。如果沒有,說明箍筋可以采取2肢箍。但這種情況需要和設計院溝通一下,存在最后的結算問題。
2009-06-11 10:37:59
-
1.在該梁的其中一跨上部中間標注的5B25其中有3B25為支座負筋——即支座部分的加強鋼筋(2B25為集中標注中的通長筋),支座負筋與集中標注中的上部鋼筋不同,標注支座負筋就可以。 2.2條12厘的架立筋就是設在中間部分箍筋兩個角部的。支座負筋在支座的左右兩邊配置相同的可以只在單邊標注,表示左右配置一樣。
2009-06-11 10:46:04
還有0條追問正在審核中,請稍后回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