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my 2008-11-26 22:45:03 | 陜西省 土建算量GCL2013 | 572查看 1回答
“圖形鋼筋互導”小技巧c
“圖形鋼筋互導”小技巧
全部回答
(1)
首答僅用{{minutesHtml}}
-
已采納分析工程情況,決定由誰先導入誰 常見的結構形式包括磚混結構、框架結構、框剪結構、剪力墻結構、框支剪力墻結構,到底是先畫圖形還是先抽鋼筋,是存在一定區別的,此外有些結構形式還與單人完成還是多人合作有關。下面就幾種不同的結構類型一一進行分析。 磚混結構: 此類結構形式由于層數不高(六層以下),建筑結構簡單,適宜一個人完成整個工程量的計算。在使用算量軟件時,宜采用先圖形后鋼筋的算量方法。因為對于磚混結構建筑結構的工程量較大。而其鋼筋工程量由于配筋簡單,且梁板柱多為標準的配筋,一層配筋完成后,利用復制功能可快速完成其余樓層的配筋,在將屋面的配筋修改即可完成整樓鋼筋工程量的計算。所以磚混結構一般先做圖形好,然后再導入鋼筋。 框架結構: 此類結構形式宜采用先鋼筋后圖形的算量方法,因為對于框架結構來說計算鋼筋工程量是最繁瑣的。所以應該先算鋼筋后,再導入圖形,這樣可以大量減少翻閱的圖紙,對于梁、板、柱等構件圖紙只需翻閱一次。導入圖形后只需要對結構圖紙中的節點圖再做一次錄入。此外先計算鋼筋后再導入圖形對于梁來說,可以一次按錄入的梁的截面信息一次定位,例如:在鋼筋里KL1(2)為一道梁共兩跨,第一跨截面為300*600,第二跨截面為200*400,導入圖形后即轉換為不同截面的兩道梁。如先畫圖形,KL1(2)為兩道不同截面的梁,導入鋼筋后仍然是兩道不同截面的梁,還需要刪除其中一道梁,保留反映集中標注里截面信息的那一道梁,再利用延伸等功能,使之成為完整的一道梁后,再去修改梁截面信息。因此從操作上及流程上非常麻煩。所以建議框架結構先鋼筋后圖形。 框剪結構、剪力墻結構、框支剪力墻結構: 均可以參考框架結構處理,這樣可以更好的提高效率。
2008-11-26 22:45:03
還有0條追問正在審核中,請稍后回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