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旁白 2012-09-17 17:41:15 | 陜西省 鋼筋算量GGJ2013 | 2511查看 5回答
板中溫度筋
板結構布筋里有分布筋,負筋,但是結構專業審查意見里有一條寫的是屋面板宜設溫度筋,然后審查意見答復中說,屋面設置溫度筋雙層雙向,C6@200 請教,這里設置溫度筋有什么作用,和平面板筋圖的受力筋是不是重復了
全部回答
(5)
首答僅用{{minutesHtml}}
-
已采納屋面的溫度筋布設的要求是:按結構計算要求,不需要布置鋼筋,但是由于屋面由于室內外溫度的差較在在,在溫度應力下,砼容易開裂,因而需要布置溫度筋,它不是受力筋。 在軟件中,可以用板受力筋,將其類別定義為溫度筋進行布置。 另然后審查意見答復中說,屋面設置溫度筋雙層雙向,C6@200 ,就是筆誤,溫度是在板的上部布置的,不能是雙層雙向的,可以向設計院落實。
2012-09-17 17:47:50
-
1、溫度筋就是在屋面板里面在板面進行的配筋,目地就是為了防止因為屋面日夜溫差大而引起的相應的收縮裂縫。溫度筋一般配筋為直徑6的一級鋼,安裝在板面位置與板支座負彎矩進行搭接。 2、與平面板筋圖的受力筋沒有重復,依據GB50010-2002,在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現澆板區域內,鋼筋間距宜取為150~200MM,并應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溫度收縮鋼筋,溫度收縮鋼筋可利用原有鋼筋貫通布置,也可另行設置構造鋼筋網,并與原有鋼筋按受拉鋼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邊構件中錨固,所以 3、溫度筋的長度計算同板內負筋的分布筋計算一樣,如圖紙上設計有溫度鋼筋時可參照分布鋼筋的長度進行計算。如下所示: 溫度筋的長度=凈跨-兩側負筋伸入板內的凈長+2*搭接(計算設置中所設定的搭接長度) 溫度筋的根數= (凈跨-兩側負筋伸入板內的凈長)/溫度筋的布置間距+1。
2012-09-17 19:34:05
-
溫度筋布置在板的上皮,是承受因溫度產生的應力,受力筋布置在下皮,是承受自重及外部荷載的力的,是不重復的。
2012-09-17 17:46:28
-
如果答復用雙層雙向,應該是錯誤的吧,溫度筋是在板在面部設置。
2012-09-17 17:46:19
-
1、這個答復有問題,和規范沖突,溫度筋是在頂部設置的,不會是雙層雙向的 2、在樓板和屋面板未設置鋼筋的部位或鋼筋不足的部位,特別是較大跨度雙向板的上部,沿兩個正交方向布置有助減少有溫度引起裂縫的鋼筋叫溫度筋。 3、具體配置 1)構造溫度收縮鋼筋與板中的受力鋼筋可用搭接,搭接長度為Ll,搭接長度的鋼筋直徑按溫度鋼筋直徑計算。 2)溫度鋼筋的間距為150—200mm;板上、下表面沿縱、橫兩個正交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 3)溫度收縮構造鋼筋可以在同一區段范圍內搭接。 4)計算方式 溫度筋的長度=凈跨-兩側負筋伸入板內的凈長+2*搭接(計算設置中所設定的搭接長度) 溫度筋的根數= (凈跨-兩側負筋伸入板內的凈長)/溫度筋的布置間距+1。
2012-09-17 20:08:15
還有0條追問正在審核中,請稍后回來查看